第152页

刘修又笑了:“其实你不用急,我看你们夫妻都是多子之相,而且又年轻得很,假以时日,一定会多子多福。”

这话说得宋奇和曹鸾满面笑容,开心得合不拢嘴。

刘修最后转向“夏侯氏”宋皇后,“我想夫人现在想的一定是嫁个好郎君,不要再遇到黄允那样的伪君子。黄允的事,我不多作评论,但是说实在的,我看过袁徽,斗胆想在你们两人之间做一点评价。不当之处,还请海涵。”

宋皇后郁闷极了,她降尊纡贵,冒充夏侯氏和刘修见面,是想听听如何取悦天子,改变宋家面临的困境,哪有什么心思听他分析“她”和袁徽之间的优劣。可是眼下她也不好反对,只好耐着性子听刘修说,还得装出一脸诚心请教的样子,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刘修将宋皇后的脸色看在眼里,却佯作不知:“如果夫人觉得我冒昧,那我就不置喙了。”

宋皇后是不想听他说,偏偏又不能这么说,只好强笑着:“还请指教。”

“我敢说,袁徽除了家世比夫人强一些以外,她没有哪一项是比夫人强的。如果黄允真的娶了她,以后只怕会后悔莫及。夫人坏了黄允的名声,看似坏了他的事,实则是帮了他的忙。”

宋皇后大感奇怪,虽然刘修夸的是夏侯低,并不是她,她还是多了几分兴趣,颌首说道:“愿闻其详。”

“原因很简单,夫人固然个性刚强,但是袁徽也不温柔,而且因为出身袁家,自认为高出黄允一筹,她如果真嫁给黄允,只怕黄允以后在闺房之内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了。”刘修淡淡的一笑,环视了曹操和宋奇等人一眼:“敢问诸位,又有哪一个男子愿意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来,又有哪个男子不希望自己在妻子的心目中是一座可以依靠的山,是一堵能挡风雨的墙,是一个可以依赖的堂堂大丈夫?又有哪个男子希望自己在妻子的眼中只是一个受人嗟来之食的无用之辈?”

这话一出口,原本都有些敷衍的曹操等人顿时心有同感,曹操和宋奇固然心有戚戚焉,宋皇后和曹鸾也若有所悟。曹鸾是因为刘修说袁徽太强势,想到了自己和宋奇之间的关系,不禁一阵心惊,如果不是刘修一语点破,她也许就会走上这条路。而宋皇后却是反思自己好象从未觉得把天子当成一个伟丈夫,她总觉得天子太柔弱,不仅被世家和宦官玩弄于股掌之上,而且面对贪财的太后时也没什么主见,任由太后胡来。被刘修这么一说,她发现自己的心态的确有些问题,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屠夫出身的何贵人比她更得宠。

因为何贵人没有任何家世作凭籍,她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掌握在天子手上,所以面对天子且敬且畏,小心的侍奉着天子,让天子感受到了天子应有的尊贵和权威。实际上就算除去天子的权威,且凭天子的人品和才学,对于何贵人来说,也足以让她仰视和珍惜了。

刘修说的是“夏侯氏”,但是提示的问题却适用于他们每一个人,每个人也许感觉不一样,但是都觉得刘修说的正好切中了自己的要害,挠到了痒处。再看向刘修时,眼神中自然多了几分敬佩。

能从其他人习以为常的事情中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出人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这就叫见识。有过人的见识,才能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虽然现在也许不富不贵,但这种人的前途不可限量。而刘修能在几个月之内做出这么大的事情,让四世三公的袁家看着他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这就足以说明了他的卓越之处。

几个人不经意之间改变了对刘修的看法,原本都有些俯视的心态慢慢的淡了些。

“德然果然高明。”曹操首先打破了平静,拱了拱手道:“还请德然再细说一二。”

“这是心态问题,能把心态放正,基本上世间的事也就能做成一半了。至于因人而异的问题,其实都是细枝末节,不能说不重要,但是如果心态不端正,就是有再多的办法也是言不由心,不够自然。”刘修拱了拱手,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抱歉的说道:“天色不好,叨扰宋君了,就此告辞。如果宋君不嫌弃,有闲暇之时,还请到太极道馆去指教一二。届时我一定倒帚相迎。”

说完,他起身告辞,对宋奇等人的挽留敬谢不敏。他当然知道宋奇一家是真心诚意的挽留他,想多听一点建议,可是他不想这么快就和盘托出。送上门的固然不香,但给得太容易了,他们也不会当回事,还会觉得理所当然。这点做生意的心理他是深谙其中三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