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马伦慢慢冷静下来,她略略一想,便不以为然的说道:“让许家的人出面便是。这竖子不知进退,得罪的人多了,谁会想到和我袁家有什么关系。公路,你行事小心些,千万不要被这竖子抓住把柄。你妹妹说得对,这竖子虽然年轻,可是奸滑得很,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人。”

她最后又关照了一句,不要被本初小看了。

袁术拍着胸脯说,一定把这事做得漂漂亮亮,既收拾了刘修,还让人找不到毛病,同时也不绝了张氏母子的生路。马伦一听就明白了袁术的打算,袁家根本不用出面,直接找高手去收拾刘修,让人把他面馆封了。至于张氏母子,其实都不是问题,大不了等他们困顿的时候送些钱财去,反倒赚些济人于危困的名声。

唯一的区别只是这次刘修顶撞她的事她必须忍了,就当没发生过而已。否则一宣扬,人家就算觉得刘修有不对的地方,也会把这笔帐记到袁家的头上,说袁家仗势欺人,做得太过了,甚至有可能说袁家故意往刘修身上泼污水。

马伦处心积虑,先礼后兵,本来就是想给刘修扣一个不敬长辈的帽子,先把刘修逼到道德对立面,好让袁家对付他显得师出有名。在她看来,刘修面对她在这个兼有长辈和高位的对手时除了低头之外不会有还手之力,没曾想到刘修不仅还了手,而且还出了重手。胜劵在握的她如今真被刘修顶撞了,反倒只能忍气吞声。

这事怎么会闹成这样?马伦有些想不明白,自己活了四十多年,怎么越活越回去了,当初那个新婚之夜就把袁隗说得哑口无言的女子,怎么会落到这个田地,连自己的晚辈都不如?

马伦瞟了一眼袁徽,暗自叹了一口气。忽然想起刘修说的那句话,顿时脸上有些发烫。刘修说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袁家一代不如一代,话虽然难听,细想起来,却是一点也不错。袁隗三兄弟中老二袁逢最厚道,所以生了三个儿子,老大袁成和老三袁隗都没后,难道真是因为缺德,所以上天要报应他们?

不能生儿子一直是马伦心中最隐秘的痛,虽然袁隗不敢说,她表面上也不当回事,可是这些都是心知肚明的事,只是没人敢点破罢了,就和袁家现在虽然是四世三公,实际上却早已经变了质一样,突然之间被人点破了,还真是让人有些接受不了。突然之间,向来无敌的马伦感到了一阵恐惧。她又气又急,一阵阵虚汗透体而出,莫名的有些不安起来。

第179章 主动出击

张氏惊魂未定,卢慎等人也非常紧张,面对马伦计往不咎的善意,刘修不仅没有抓住机会与袁家和解,反而当面顶撞马伦,将事态进一步扩大,最终惹得马伦大发雷霆,导致这次袁府之行不欢而散。

他们不明白刘修为什么要这么做,而刘修显然也没有和他们解释的打算,一出袁府,刘修就让卢慎陪着张氏回家去,自己转身去了东观。

昨天和太平道的马强马元义说了几句,虽然话不投机,但是他再次感觉到了太平道对老子五千言的推崇。他意识到自己要寻找的答案也许就在老子五千言,虽然以前他也读过这部很有名的经典,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读过的和最初的五千言是不是一样。他虽然对经学所知有限,但是从手头有的那卷史记来看,他所知道的古籍和现在的古籍多少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蔡邕听说刘修想借老子五千言,非常好奇。他虽然是大儒,但是对黄老也非常熟悉,刘修和他聊了几句,发现他对老子五千言的理解大多还是倾向于治国之道,和道术扯不上什么关系,再加上蔡邕也忙,没时间和他闲扯,他借了书便直接出宫,去了罗敷面馆。

早餐时间已经过了,面馆里没什么人,罗氏正带着几个胡女招待在打扫卫生,一看到刘修,罗氏有些奇怪,告诉他二楼有几个客人想见他。

刘修应了一声,上了楼,楼上正在讨论石鼓文的几个儒生听到他的脚步声,都把头扭了过来,刘修一眼就看到了上次见过的那个年轻人。刘修刚准备上前施礼,那年轻人便笑了,指着墙上的石鼓文说道:“好书道,这些都是你所作?”

刘修谦虚了两句,试探的问道:“不知足下如何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