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

毕岚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车轼,刘修说了个地名,御手一抖缰绳,马车向前缓缓驶去。蹄声沓沓,车声辚辚,马车离开太学,向灵台驶去。

“怎么,想在灵台开面馆?”毕岚有些好奇的问道。

刘修摇摇头,把自己的打算说了一下。现在的面馆开在市场之中,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早上开市很迟,晚上闭市很早,一旦关了市门,市场里就不能有人。而太学生吃饭最集中的时间点却正好是开市之前、闭市之后的时间,无形中让刘修损失了很多生意。他想把面馆开到市场外面来,这样就能赶上最佳的用餐时间。

毕岚听了连连摇头,大汉的市井制度从古代沿袭下来就是如此,你要想在外面开面馆,那怎么可能?

刘修笑道,正是因为制度难改,所以他想和灵台合作。灵台有不少研习天文的学者在里面,他们通宵达旦的观星是很正常的事情,夜里饿了要吃东西也是很正常的。最近为了准备大雩的事情,他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大雩的时候天子要来,洛阳城有头有脸的人都会来观礼,虽然灵台这边有负责饮食的机构,可是不可能满足那么多的需求,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把新店开出来,到时候肯定顾客盈门,连打广告的费用都省了。至于以后,他想和灵台的机构商量一下,能不能由他承包那些学者们的夜宵。

“这件事还要请大人指点,我真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毕岚笑了,手指在车轼上轻轻的敲着,斜睨了刘修一眼:“要我帮忙?有什么好处?”

刘修哈哈一笑,全无面对传说中大恶人的自觉:“大人要什么好处,只要我拿得出的,我都双手奉上。”

“真的假的?”毕岚的眼角挂上了一抹笑意:“我要你的面馆,你也给?”

“面馆就是个小生意。”刘修不以为然的一摆手:“现在只是抢了个鲜,最多一年半载,制作的方法就会传出去,到时候遍地开花,就挣不到什么大钱了。”

毕岚眼珠一转,不经意的点了点头,刘修说的道理并不复杂,这面馆控制得再严,秘密迟早也会泄漏出去,到时候就和普通的生意没什么两样了。不过,他很享受和刘修开玩笑的轻松,“日进一金,一年三百多金,还是小生意?你觉得什么生意才是大生意?”

刘修笑而不答,反问毕岚道:“大人刚才说找我有事?”

毕岚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叹了一口气:“其实说起来,也和钱有关。”

刘修不解。

毕岚说,这些天为了大雩的事,天子有些肝火上升。原因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没钱。大雩要钱啊,大司农曹嵩手一摊,没钱,官员们的俸禄都欠了好几个月了。天子虽然生气,却没有办法,只好找少府,少府是皇室的私库,不能不给,可是远远不够。为了能进行大雩,求老天下点雨以解旱情,天子只好要宫里的宦官们捐钱——现在也就是宫里的宦官能听他的。

宫里的宦官都有点钱,这也是实情,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好处都是天子给的,如果把天子逼急了,不仅他们的钱保不住,就连命也保不住。五侯之一的侯览为什么被天子收拾了?就是因为他太有钱了,而且太吝惜,于是天子借着他被人揭发的机会杀了他,没收了他所有的财产。

每个人都捐了钱,毕岚也不例外,他捐了五百万,这几乎是他所有的积蓄。他不仅和曹节、王甫那些人不能比,就是连和宋典也不能比。宋典掌管着洛阳皇室的园林,就每年在苑池里养的鱼就能收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