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我不能坐视这样伟大的城池被人烧了,我不能看着那么多的人在战火中辗转哀嚎,既然老天让我来一遭,还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我不能仅仅为了自己的安危努力奋力,我总该做点什么,为这座城、这些人做点什么。

在观上,他豪情万丈,可是等他回到下面,万丈豪情全化成了压力,沉甸甸的压在心头。他看着不时从身边经过的郎官们,看着那些看到霍玉时紧张的宫女、宦官们,想到他们已经大半年没有发俸禄,就觉得自己一头撞到了一堵坚不可摧的墙上。

一个连官员俸禄都发不出来的朝廷,真的还有必要存在下去吗,真的还能起死回生吗?

他后来隐晦的问过贾诩这个问题,贾诩沉默了好半天,最后摇了摇头:“要看天意!”

他觉得贾诩很实在。他虽然对大汉的情况了解还有限,但是从了解的情况来看,其实大汉的衰败已经不可逆转,那场黄巾大起义虽然还不知道哪一年会爆发,但是肯定会爆发,没有张角,也会有别的人,其实这几十年来,全国的形势进一步恶化,天灾人接踵而至,流民越来越多,各地起义的次数和规模就已经不断的在扩大,谁知道里面会不会有个王角、李角。

他要想荣华富贵,要想救大汉,就要跳上这艘快沉的船,他不仅要想办法堵缺口,还要面对着无数醉生梦死的乘客,要面对无数为了眼前的私利,拼命想抢到那块最大的船板的人,他要面对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无数人。

他做好准备了吗?他不这么觉得,他甚至连能不能顺利的娶王楚都没有把握,又有什么资格敢说一定能把这艘快沉的大船救回来?按照目前最理想的状态,他要么是趁着船还没有沉,先换到另一条船上去,要么是抢到一条救生艇,然后再尽可能的多抢点船板,提前开始准备大船沉没后的混战,为自己争得一片生机,也许有机会重新打造一条船,而现在这条船,就让他沉没吧。

第一种办法很简单,只要把王楚娶到手,然后找个机会出海,难度虽然有,但至少不是完全不可能,而第二种办法就相对复杂多了,风险也大得不可想象。四世三公的袁绍都败了,曹操有那样的家世都经历了九死一生,他又有什么资格能幻想去分一杯羹?不错,刘备的情况比他更差,最后也成功了,但是那里面有无数的偶然因素,成为刘备的可能性,远比成为吕布、袁术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同样是个疯狂的决定。

刘修非常压抑,脸上虽然看不出来,心里却近乎窒息,所以才会大半夜的不睡觉,翻墙越脊的跑来和王楚说话。王楚是他在这个世上最大的收获,也是他最渴望得到的,看着她,能让他生出勇气去迎接那个让他自己都觉得疯狂的选择。

“我需要一点鼓励。”他呐呐的说。

王楚静静的听着,从刘修有些混乱的叙述中,她感受到了刘修在担当后面的犹豫,她既觉得自豪,又觉得担心。刘修虽然只是一个布衣,却要去挑那个沉重得难以想像的担子,他的勇气让人钦佩,也让人觉得疯狂。

他需要我的鼓励,有了我的鼓励,他就敢于面对一切挑战,负起拯救大汉,拯救无数黎民百姓的重任,他将一往无前,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王楚读的儒家经典比刘修还要多,那种以天下为已任的情结比刘修还要深,可以说是天真也可以说是固执的救世念头比刘修还要自然,她甚至没有过多的犹豫,就坚定的说:

“阿修,你是好样的,我支持你。”

“这么重要的话,不看着我的眼睛说,是不是有些不够诚意?”刘修转了一个身,站在窗户前。王楚犹豫了片刻,也从窗户后面走了出来,勇敢的看着刘修,虽然眼神有些羞涩,有些躲闪,却透着无比的坚定,看得刘修一愣,顿生几分惭愧。

“这个……没点实际的?”刘修挤了挤眼睛,坏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