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页

它是由河西走廊入天山南北的必经之处。四面峰峦叠嶂,一条s形的山路蜿蜒其间,两旁危岩峭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山体上基本上没有植被,山石土层暴露在外面,千万年受风雨吹打,沙化十分严重,入眼处同样是没有一丝生气。

但进入星星峡后,至少不用担心可怕的沙暴了。

原来西州回鹘在这里驻有两百人马看守,杨志攻占之后,也留下五十人在此守关。

眼看残阳即将落山,杨逸便下令在峡谷内扎营,在大营半里远的地方,也有两个商队也在此过夜,正忙着把骆驼背上的货物卸下来。

商队的头领带着畏惧的神色过来打招呼,得知率军的竟是杨逸后,那两个商队头领一下子跪倒在地,激动的磕起头来;

杨逸的大名天下谁人不知,无论如何,这一夜他们缩营在杨逸的大军旁边,安全是不成问题了。

这些远走他乡的商人,是西域繁荣起来的希望,杨逸对他们很和善,好声劝这俩人起身后,又向俩人询问了一下河西的情况。

其中一个叫刘启连的抢先答道:“劳杨大学士动问,瓜州现在倒是平静了,只是被战火破坏严重,要想恢复过来还得有些日子才行;

我们经过时,城中还有不少断壁残垣来不及收拾,看着教人心里不好受,知州江大人正在安抚遭受兵灾的百姓,过往商队多有捐献些资财的,小人便捐了五十贯……”

说到捐献资财时,刘启连脸上颇有些得色,杨逸听了也很高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所在啊;

若是过往的商旅对遭受灾难的瓜州百姓都漠然视之,那只能说明这个国家根本没什么凝聚力。

但杨逸还是问道:“刘掌柜,你跟我说实话,这些钱是你们自愿捐献的,还是官府强令你们捐献的。”

刘启连目光闪烁了一下答道:“回杨大学士,咱们大宋的商队基本都是主动捐献的,不过……”

见刘启连犹犹豫豫的,杨逸脸色一沉追问了一句:“不过什么?在本官面前,刘掌柜还想隐瞒什么吗?”

“不不不,杨大学士,小人不敢欺瞒,咱们大宋的商队确实多是自愿捐献的,只是小人听说,他国的商人若有不愿意捐献资财的,官吏便会故意刁难,不过这些事情小人也只是道听途说,未曾亲见,不敢确定是否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