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页

杨逸头也没抬,一边写着奏章一边说道:“汉卿你去传我命令,让刘武负责押解俘虏回辽阳府,把慕容志那营人马给我留下,另外让陆振立即集结一千五百人马候令。”

“喏!”

杨逸笔下如飞,奏疏写得颇为潦草,一股脑把自己这些天的所思所想都写到了奏疏上;

比如建议将完颜部的俘虏全部安置到关内,比如辽阳府的开发,配套的措施是在辽河口和甲绿江口各兴建一个大型港口;

东北有着大量的物资,今后可以通过这两个港口走海路从黄河进东京,从长江进江淮一带。

特别是辽阳府,后世女真人曾在这里兴起过,实在是这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人烟又稠密,物产也丰富;

它现在是东北产粮最多的地方,同时各种矿藏非常丰富,后世的鞍山钢铁厂举世闻名,就是现在,辽阳府也是辽国镔铁的主要产地,冶炼业非常发达。

这样一个地方,光是辽阳城内的人口就将近三十万,有人有粮有武器,又远处关外,可以说辽阳府具备了成为龙兴之地的一切条件;

这样的地方,朝廷若不花大力气掌握在手,迟早会被野心家看上。

另外就是上京城,这也必须加强控制;

上京城位于大兴安岭南麓,蒙古高原东端,它的城池未遭到破坏,今后若让辽国在漠北建国,上京将是控制整个蒙古高原的中枢重城;

可以说,能不能实际控制住漠北,就要看上京城了。

还有原辽国各个部族的处理问题,没的说,杨逸的意思当然是一率推行汉化。

要想汉化这些部族,非一日之功,因为他们游牧于各处草原,不象中原百姓那样易于管理;

但这些事情必须从现在做起,甚至可以托战争之名进行。

这份奏疏很长,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及文化融合等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