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页

习古乃脸色变幻不定,他虽不知杨逸所说的是真是假,但心里如何也不愿相信:“不可能,杨大学士不必诳我,银术可将军身经百战,岂会……”

杨逸微微一笑说道:“这个谁知道呢,或许是银术可将军水土不服拉稀了,或许是他想念你们大圣皇帝的菊花了,总之他接受了我们的欢送,回榆关外去了;

这个嘛,话说回来,本大学士不一样是身经百战,未尝一败吗?结果如何?遇上了平南王,本学士一样被欢送回了古北口,唉,真个是既生瑜,何生亮呐!”

习古乃只是粗鲁点,骄傲点,但不是傻子,杨逸这番戏耍,让他暗暗愤慨,只是没有立即翻脸而已。

杨逸如今自己刚向朝廷递辞呈,这个没办法,别人弹劾你叛国,你总不能不做做姿态,这本身也是一种反击手段;

而且把自己扮演成满腹委屈的样子,也有利于接下来从朝中争到更多的战争资源,回朝后也能给手下这帮心腹争到更多的功劳。

只是如此一来,在朝廷没有答复之前,杨逸就不方便再作大的军事行动了。

念到这些,杨逸便正色地说道:“习古乃大人,平南王赢了我一仗,我军赢了银术可一仗,此事咱们两国算是扯平了,劳烦你回去告诉平南王,我大宋也不希望与金国为敌;

不过,辽帝耶律明斡已将南京道和西京道割让给我大宋,我希望贵国能慎重考虑我大宋的利益,莫要做出破坏两国和睦的事情来,至于西南两京之外的土地,我大宋不管。”

若是杨逸只说南京道到也罢了,这一下子把西京道也囊括了进去,习古乃自然不甘心;

南京道其实不大,北至长城,南至大宋三关前的白沟河一带,东到海,西至居庸关。这些地方金国本来就打算是让给大宋的。

但西京道则不得了,面积非常大,南至大宋的雁门关,东至居庸关,北至后世的二连浩特,西至阴山西麓。面积至少是南京道的七八倍。

杨逸一句话就将这一大片土地划走了,习古乃自然不会甘心,他立即说道:“杨大学士说耶律明斡将西南两京割让给了大宋,可有何凭证?”

杨逸不乐了,眉头一挑,掷地有声的说道:“本官的话,就是最好的凭证。习古乃大人若是不相信,尽管回去让你家大圣皇帝发兵来试试。”

一股怒意冲上习古乃胸口,他很想驳斥杨逸,但思及自己此行的目的,终究是忍住了。

杨逸懒得再跟他纠缠,最后说道:“本官最后郑重警告习古乃大人,从现在起,未经我大宋允许,但凡有一个金兵进入原辽国西南两京道的土地,将视为金国入侵我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