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页

见他这样子,苏颂有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终究换成一声长叹:“您自己好自为之吧!那些大道理老夫也懒得跟你说了。但有一点,不管你弄回多少个女人,你都老夫记住,莫委屈了十三娘。”

杨逸立即指天划地答道:“岳父大人放心,您二老把十三娘教得温良贤惠,能娶到她是小媚几世修来的福分,小婿岂能不惜福?这次……带回的几个女人,小婿已经让十三娘打发出去了。”

苏颂没有再说什么,男人三妻四妾事属平常,他自己都养了十几个小妾,又怎好去说杨逸?

“今后师德和小五他们就指望你照应着了,他们若是不争气,你也不用看老夫的面子,该怎么着还怎么着,我苏家容不得只会钻营的无用之人!”

“岳父大人放心,这些小婿理会得。”

其实苏颂辞官早在杨逸料预中,毕竟这把年纪了,再操劳公事,确实不应该,但苏颂这一辞官,却真让他很不舍。

以前和苏颂在,他的意见很容易在朝廷上通过,若是换别人来做尚书右仆射,恐怕就没这么容易了。

第443章 诗酒趁年华

杨逸回京,自然少不得和刘宇、唐庚这些手下聚聚,加强这个小圈子的凝聚力。

现在苏颂准备告老还乡了,杨逸在朝中少了一棵遮风挡雨的大树。这就更有必要多发展自己的根系了。

回头想想,杨逸发现自己浪费了不少机会,以前率军出征,他大都只注重培植军方将领,实际上每次出征,完全可以带上一些文官,就象这些带上黄庭坚一样,分他们一些战功,让她们更快的成长起来。

现在后悔也没用,以后再多注意吧。

三生楼的后院今天没有接待外客,被杨逸用来宴请同僚,等人都到齐,嚯!足有二十三人,杨逸满意地笑了。

这些人中官阶最高的不过六品,但多数把持着一些重要的职位,而且这只是杨逸在京的小弟,地方上还有一些。

短短几年时间,能有这样的成绩算是不错了。

这样的聚会,基本上不会谈及朝政,大伙散坐在疏疏落落的翠竹下,聊些风花雪月,诗词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