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页

考虑到儿子的启蒙教育问题,去年杨逸便提前将这三字经弄出来了,虽然某些地方记忆有些模糊了,但修修改改,大致走样不大,而且还加进了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

儿子还不到两岁半,能连贯背出这么多已经不错了,这回杨逸没有扮严父,这么久不见,总得给儿子一个亲近的机会。

但十三娘显然不满意,或者是刚才的气未消,她绷着脸儿说道:“教过你的还有五六句呢,才一天就忘光了?”

“娘,我这就去背!”

小家伙显然有些怕娘,低着脑袋一副做错了事的样子。

杨逸好笑的同时,也放心了,他一直担心十三娘她们对儿子过度溺爱,疏于管教。

现在看来,十三娘没让人失望,这就好,这就好啊!

“好了,今天爹爹刚回来,就放你一天假吧,记不牢的明天要补上。”

“娘,孩儿知道了。”

杨逸沐浴过后,一家人用过饭,聚在一起细说别后光景。

李湘弦梳了个惊鹄髻,这种发式形如鸟振双翼状。在汉末三国时就有,马缟在《中华古今注》中描述道:“魏宫人好画长眉,令作蛾眉、惊鹄髻。”

由于这种发髻能把女子形貌衬得更为典雅美丽,历经两晋、隋唐,至大宋东京城内仍流行这种发式。

李湘弦人本就美,惊鹄髻配上绣金紫罗衣,更是人比花娇,艳丽动人;

她上前盈盈一拜,喜色满脸地说道:“杨郎,今年正月太后下旨了,准在封丘门内建摩尼寺,宣扬光明神的教义,杨郎,太后真的下旨了!”

李湘弦神情极为激动,不顾琴操她们在场,扑进杨逸怀里,笑中带泪,一声一诉,似梦似幻。

杨逸搂住她的纤腰笑道:“仙儿,这下该相信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