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页

考虑到这一点,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在转运使薛田和张若谷的建议下,朝廷设立的益州交子务,自二年二月发行官交子。

当时朝廷为了保证交子的发行成功,出台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法规。

第一,交子的流通期限一般以二年至三年为一界,称为“兑界”,期满后必须兑换为下一界交子,方可使用。

创立“兑界”的原因是当时的交子是楮纸所制,容易出现破损和伪造。

第二,每界的发行总量限定在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其面额有一贯,五贯,十贯等。

第三,每印发一界交子,必须备有一定的准备金,以保证交子能得到自由兑换。

第四,禁止私人印刷交子,不仅私自印制交子的人要获刑罚,知情而使用者、以及知情不报者都要牵连入狱。

第五,限定流通区域,开始时交子主要限定在四川地区,后来扩大的陕西和京畿等地。

在发行早期,朝廷对交子的发行是比较谨慎的,各项配套法规的出台、也说明朝廷对交子依赖信用的特性,和易于仿造及不能滥发的这些问题有充分认识;

若能坚持下来,信用货币很可就将取代铜铁这些金属货币了,这对大宋的经济无疑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可惜,一但朝廷急需巨额财政开支时,往往就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了,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滥用公信力,无限制地发行交子,最终造成了通货膨胀。

比如庆历年间,益州交子务在陕西发行六十万贯交子,以支付西军粮草,竟没有一文的准备金。

诸如这样的一次次滥发交子,最终导致了交子失去了公信力,几乎变成了废纸,百姓根本不愿再接受。

所以在纸币上打主意现在恐怕是行不通了,要想重新建立起纸币的公信力,朝廷就得先有大量的金银铜作为储备,然而这几样大宋都缺。

那什么地方不缺金银呢?美洲,太远了!去不了啊!

杨逸目光慢慢向窗外投去,石见银山啊,很好,知道地点了就不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