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页

俩人寥寥数语,便不再说话,就那么静静地依偎着,看墙外白云,云外蓝天……

第324章 燧发枪

大宋以前缺乏战马,与契丹、党项人作战时极为被动,为了扭转被动的局面,大宋对武器的研制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冷兵器时代,大宋的远程打击武器达到了巅峰。

宋初,武器研制由三司胄案主管。到了熙宁六年(1073年)神宗废甲胄案,置军器监,元丰改制后军器监正式置监、少监、丞、主簿等专官管理。

所属东西作坊,与各州都作院掌造兵器、旗帜、戎帐、什物、依规定程式,按兵校工匠制作精粗利钝以为赏罚。

也就是说大宋的武器研制,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系统规范的阶段。

杨逸出征前,拿了燧发枪、前装火炮两份图纸给军器监。他之前弄出来的手雷,已证明有着巨大的威力,这次他拿来这两份新的图纸,军器监监正朱时增不敢怠慢,组织了一大批能工巧匠进行研制。

杨逸对此也极为重视,虽然还处于休假期间,还是特意跑了一趟军器监,看看进展如何。

朱时增亲自陪他来到研制枪炮的作坊,这里防守森严,就算是院里的一般工匠,也不能乱进。

直到进了枪炮作坊,杨逸才问道:“朱大人,燧发枪与火炮研制得怎么样了?”

朱时增答道:“杨学士放心,本官组织了大量工匠进行研制,开始并不顺利,枪管极易炸膛,后来经过工匠反复试验,加入了南安军附近大庾岭出产的一种重石,很好地解决了枪管容易炸膛的问题。”

“重石?”杨逸很是疑惑,没听过这名称啊。

“杨学士请看,这就是重石。”朱进增带他来到锻造作坊里,拿出一块精钢似的物体给杨逸看。

杨逸接过仔细观察了一下,不禁大喜,他大致可以肯定,这块所谓的重石就是钨;

钨是稀有高溶点金属,在常温状态下,任何浓度的盐酸、硫酸、硝酸对钨都不起作用,即便在高温时,其化学性质也很稳定。

在后世,钨是优质钢、硬质钢、枪械、火箭推进器的喷嘴、切削金属的刀片、钻头、超硬模具等等不可缺少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