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页

杨逸脚跨乌云盖雪,手举形如新月的大马士革刀,每一刀劈下,必是人头滚滚,或是开膛裂腹,其凶悍程度无以复加,让人望而胆裂肝摧;

而他身边的二十名亲卫,也无不是使用这种新月宝刀,杀起人来如砍瓜切菜,所过之处几乎不留全尸,自控能力差些的人,看到这等惨烈的场面,当场都要吐得脸青,更别提敢迎战而来了。

在他们悍烈的砍杀之下,宋军就像洪水冲沙,势不可挡地推进着,溃败的夏军退无可退,一批批地被逼入黄河,被涛涛的江流一卷,打几个水飘后便无影无踪。

而河上船工惊慌之下,纷纷将船驶离岸边,有些船因爬上去的夏军过多,导致船只倾覆,整船人被船体覆于水下,连一声惨叫都没能发出就成了溺死鬼。

这种半渡而击,不被突破滩头阵地便好,一但被突破,几乎没有不溃败的,夏军惨死在刀锋、马蹄下的反而没有溺水而亡的多,大江上血流飘撸,浮尸塞流。

杨逸扬刀跃马,一路斩杀,刀如匹练,势如长虹,凿阵而过之后,立即让身边的士卒同声大喊: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

在宋军的大喊声中,所有的夏军如风吹麦浪一般,一片片地跪倒在地,包括贺浪罗在内,心里也认为此时能做俘虏是一种庆幸。

杨逸下令迅速打扫战场,然后将这些俘虏一起压押到灵州城下,再让仁多保忠和贺浪罗倒城下劝降,灵州城里的几千守军见此情形,想也没有多想便开门投降了。

到了这一步,仁多保忠心里真正佩服起杨逸来,他以前总觉得杨逸原来一连串的大胜多有侥幸的成份在内,但这次,仁多保忠是打心眼里服了;

早在河西之时,杨逸就让人收集羊皮筏,那个时候仁多保忠根本没想明白杨逸收集这么多羊皮筏做何用。

现在一切都明白了,原来杨逸在河西之时,便早以谋划了今天的行动;

他挥军马不停蹄地做出直扑兴庆府的样子,让夏军将兵力布防于黄河西边的青铜峡,临了他却不去硬打青铜峡,而是悄悄渡河,攻打灵州;

而灵州是西夏必救,因此又不得不渡河支援,这就给杨逸创造了半渡而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