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页

沈清直带着各地招募来的水利专家,以及都水监大部分吏员立即奔赴汴口以上二十里处的孤柏山,黄河下游河段的治理将从这里开始,一直延伸到出海口。

当然,孤柏岭到濮阳之间的河堤由于关系到东京安危,历年来都极为重视,主堤大部分是不需要再施工的;

只是河面宽,水流缓慢的地方加筑束堤,把河面束小,另外就是加筑副堤、遥堤、格堤。

与沈清直同行的,还有谢东升率领的二千禁军,这两千人马是用来应付突发事件的。

五万人对于这么大的工程来说太少了,不过,这是由于杨逸与章惇他们另有考虑,一次征招数十万民夫的话,朝廷应付吃力,恐怕会动摇国本。

这不,枢密院里,刘太后、章惇、杨逸、蔡京、林希、李清臣、苏颂、许将等人正在商议此事。

蔡京管钱袋子,他的账是一分钱一分钱的算,只听他说道:“五万裁撤下来的厢军,平均每人每天工钱一百二文,加是口粮衣被等折耗,第人每天约为一百五十文,五万人一天耗费七千五百贯;

算上楗橛,料石,茭索这些修堤物资,每天费用不下两万费,一年就是七百万贯,动用五万人国库还可以支撑,再多恐怕就要影响朝廷正常收支了。”

一年七百万贯其实对大宋来说不算什么,相对于岁入一亿三千万贯的数字来说,七百万贯只占岁入的半成。

但是,现在还不是掏光国库来治河的时候,而且即便是雇工,不是强令百姓服劳役,雇用来筑堤的百姓多了,对国内生产也会造成巨大影响。

但若是只动用五万人治河,进度又太慢,不知要什么猴年马月才能真正把黄河治理好。

那么,在不影响大宋国内生产的情况下,从什么地方找些廉价的劳力,这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也是今天枢密里主要讨论的议题。

巨大的地图打开,不管别人是什么反应,杨逸和章惇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西夏的那片地域上。

章扒皮不是什么善类,杨逸更不是。

杨逸作为枢密院都承旨,首先开言道:“自环州大败之后,西夏民不聊生,元气大伤,接着梁家对党项八部的清洗,更加剧了西夏内部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