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页

环州一带的百姓为了躲避夏军祸害,不是聚居到坚固的堡砦中去生活,就是举家内逃或遁入山林,象这几家散居于山边的少之又少,或许正因为穷困,让他们把生死都看轻了。

“杨大哥,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只是,这几家人生活如此艰苦,仍不放弃学业,在这溪边松下用心攻读,这样的情形,杨大哥作为父母官,看了难道不感到欣慰吗?”

清娘仰起小脸,很认真地说着,或许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让她的心灵有别有常人,再苦的环境,她总能看到乐观美好的一面。

杨逸忍不住伸手抚了抚她的头发,含笑点点头,这丫头,不经意间总能让人感动。

“清娘相信大哥吗?大哥迟早会将这一切改变,让他们能吃得饱,穿得暖,更可以安心地读书。”

“嗯,清娘相信杨大哥一定能做到的,因为你是大宋最好最好的知州!”

“呵呵!多谢清娘夸奖,走,咱们过去歇息一下。”

杨逸没穿官服,随行的侍卫也都是便装,松下的童子小心地收好书本,才忐忑地过来询问客人从处来。

瞧着童子彬彬有礼的模样,杨逸和善地说道:“孩子,你不必担心,我们只是恰巧路过,并无恶意,这午时已到,难得遇到几户人家,便想进来歇歇脚,打扰了!”

有清娘在旁边微笑点头示意,她的笑容就是善意的化身,童子很快就放下戒心,从他口中得知,他叫何毅,这几户人家也都姓何,大人们要嘛下地干活,要嘛上山打猎,都还没回来。

“家里没有茶水招待客人,还望客人莫怪。”童子从家中拿出几个粗碗,在石桌上摆开,再用一个葫芦瓢舀来一瓢清水,一边倒入碗中,一边惭愧地解释。

杨逸端起清水喝了一口,清凉而甘冽,清娘喝完也欣然说道:“这水好甜,真好喝,比茶水还好喝呢!”

这丫头!杨逸轻轻一笑。

等童子把下地干活的大人叫回来,彼此不免又是一翻客气,回来的是何毅的祖父和他的娘亲,他父亲则和邻居一起进山打猎去了,要到晚上才能回来。

何老汉待人极为热情,让儿媳把家里仅有的一点腊肉,伴着春树芽炒了,香气扑鼻,只是家中无米,只得煮些黄梁作饭。

让杨逸意外的是,他发觉何老汉家炒菜用的竟是青盐,起初他也没太在意,青盐虽然比一般的粗盐要贵,通常只有富贵人家才用,但横山北面就是盛产青盐的盐州,西夏自销不了这么多,和大宋的榷场又关闭了,想必是有人走私过来,价钱自然会便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