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页

“咦?”杨凌又惊又笑:“这个刘瑾,有时候真怀疑他是穿越过来的同志,离任审计和儒生考试在故纸堆里加考政治时事这些反传统,却在现代政治制度中也十分科学、行之有效的东西,想不到他都搞得出来。”

只听安之保道:“这条政令一颁布下去,刘瑾便开始插手官吏考核和科举制度。他裁减了江西乡试的五十个名额,却给自己的老家陕西增加了一百个乡试名额,为了拉拢焦大学士,又给焦阁老的家乡河南增加了九十五个乡试名额。由于翰林院的学士们一直站在杨廷和一边和他作对,刘瑾又下令对对翰林的考核,除翰林院本院的考核外,还要会同吏部考察,两方面考核全都合格才算通过,这一来他通过吏部张彩,就控制了翰林们的晋升。”

杨凌苦笑着摇摇头:“可惜呀,经是好经,从刘瑾嘴里一唱出来马上就歪了,说得冠冕堂皇,其实不过是为了掐过官员们的脖子罢了。”

他呵呵笑道:“想必刘瑾还下令,以后京中文武官员进退迁调,都要先到他那儿做个离任审计,才能上任吧?”

安之保怔了一怔,才听明白离任审计的大概意思,不由笑道:“国公爷料事如神,正是如此。现在正对官员做年终考核,并依政绩进行升迁调任,这条命令一下,刘瑾府上车水马龙,来往官员川流不息,刘府大门洞开,从黎明到深夜送礼者摩肩接踵。”

“现在京里已经闹出了许多笑话,有的官员上午送礼,被委了个肥差,可是下午有人送了更重的礼,于是吏部又马上下令革去前任的职,重新任命新官。还有人已经领了委任状出了京了,又马上派人追回来另委职务,把要职换给送礼更多的官员。”

杨凌听的眉心锁起,沉声道:“这些证据全都记录明白了?”

安之保会心地一笑,说道:“国公放心,时辰、地点、送的礼物多少,都有何人在场,咱们全记得清清楚楚。都督神英,明明今年边疆无战事,却重贿刘瑾,冒领边功,刘瑾请旨把他提封为阳伯,给予诰券,俸禄增至八百石。武状元安国本应任用为指挥使,赴陕西三边立功,但是因为无钱行贿,堂堂武状元被刘瑾编入行伍戍卒中,连个小小的伍长都没有当上。平江伯陈雄不送贿赂,被刘瑾诬为贪污,不仅夺了先朝赐给的免死诰券,而且削爵抄家,全家发配海南充军了。”

杨凌听的心里有些急躁,耳听得刘瑾正在京中不断折腾,祸害着国家,自己明明有能力让他有所安分,却故意隐忍纵忍,不免有纵其为恶的罪恶感。可是……正因为刘瑾的劣性如此,如果不能一举将其制服,真如杨慎所说和他在朝争中斗上几十年,就算最后胜了那也是惨胜,朝廷被折腾那么久将要付出多少代价?

到那时,本来底子还算很好的大明王朝只怕要被这个祸害折腾的奄奄一息了。这就像是一个病人,一个选择是病得痛不欲生,然后彻底根除病症;另一个选择是缠绵病榻,不死不活的折腾几十年,到底哪一个带来的痛苦更深重?这大概就是休克疗法在朝争上的一种活用吧。

杨凌重重地吁了口气道:“没有旁的事了吧?”

“嗯,最后一件,刘瑾下令全国各地巡抚今年五月前均要来京接受敕封,逾期不至者落罪下狱!命令已令吏部下达各府道了。”

又是为了索贿!各地巡抚是当地军政、民政主要官员,五月前到京,有的提前两个多月就得出发,正是阳春三月,农忙季节。此时一地民政主官却要赶着进京送礼,他刘瑾为了填满自己的库房连天下百姓的肚子都不管了,一旦发生灾荒,还不激起民变?

天下所有巡抚同时进京?就凭现在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条件,那得误多少事!杨凌砰地一拍桌子,双目一拧,真的火了!

刘瑾啊刘瑾,你就可着劲儿地折腾吧!不但折腾的一身罪孽,也把你我相识以来的那一点点情谊全折腾光了。若是有朝一日,我在堂上审你,决不会再留半分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