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页

这些村民有些一辈子就没离开过家门方圆十里的范围,大字一个不识,见识更是完全谈不上,只听的目瞪口呆,待衙门的人一走,就算户主不说,老婆孩子也早把官府说的话绘声绘色,添油加醋地说给村民们听,经过反复加工锤炼,村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都掌蛮这次一定是要败了。人家朝廷大军的主帅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乃是诸葛孔明转世,要不然咋敢领着五万人就敢攻打都都寨呢?什么?前些日子咋打了败仗?那是因为杨钦差还没来呢,孔明先生没来之前,蜀军也一样老打败仗!

于是,鄢高才等人撒下的病毒产生了各种本地化变种版本,传到后来,连山精木魈都跑到杨凌的传说中客串去了,可别小看了这种谣言,放在现代,在偏远的农村,这种神神鬼鬼的传说还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更遑论那时的都掌蛮山区了。

这一来附近村寨中敢于暗中捣乱的少了,公开支持的多了,声势舆论传进山去,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都掌蛮部落,同时也坚定了山外诸镇诸村对于朝廷的信心。

这个时候,鄢高才等人开始专门拜访那些蛮人山寨头人们有种种密切关系的百姓了,有了以上心理攻势的基础,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吓之以威、诱之心利、封之以官,这些人纷纷中弹,“牺牲”在鄢高才等鼓舌如簧的官吏们手中。

官吏们留下丝绸财帛,各色礼物,客客气气地告辞离去。他们前脚刚刚出了篱笆门,这些百姓就扛包背篓,跟赶集似的进山串门子、走亲戚了。

上兵伐谋,这些人争先恐后跑进山去招降许愿,不管成不成的,都起到了离间、分化、瓦解的作用,使各山寨之间彼此不相信任,甚至产生内乱。

都都寨山高林密,处处险要,就是倚仗这些部落间合纵如一的配合协同,才打的官兵屡屡大败,如果他们之间起了嫌隙,待至大火烧山之时,官兵就能趁乱取利,一鼓歼之,尽除后患了。

大都都山蛮人头领阿黑很快发现了这种异动,他立即下令所有山寨禁止亲友探山,违者一律处死,又经过查问,知道野鸡寨寨主瓦九曾当众发过牢骚,埋怨是阿氏大族长太过嚣张,掳掠州县,才给都都寨惹来大麻烦,便假意请他上大都都山喝酒,然后一刀砍了他的脑袋,派了自己的侄子阿桂去接管野鸡寨,这才暂时稳住了局面。

但是此时人心浮动,一经动摇很难安定下来,蛮人又不擅稳定军心,只知以酷严的族规严惩不贷,反而激起了一些族人的暗暗反对,趁夜偷偷溜出山去的人越来越多。

阿黑无奈,只好全力收缩各寨兵马,弃了许多寨子,将兵力全部陈设于都都山五大峰之间和前后险要山隘,以求倚仗天险,和明军持久作战,直至把官兵拖垮,那时这里便又是他阿氏称王了。

李森军中这段时间也在大整顿,这段时间作战有功者奖、有勇者赏、有伤者抚、有亡者恤,而军中确有少部分畏战怕死,每次作战都畏缩于后虚张声势,根本怯于交锋的老兵油子,被愤愤不平的士卒指认出来,一经确定立即斩首。

赏罚分明,使军队士气军心,虽经挫败而不散。这段期间,官兵探察了都都寨附近地形,对于有可能导致火势蔓延的地区进行了处理,有的借助沼泽、山脊等天然地形简单处理进行隔蔽,有的林木过密,连绵不断的就在中间破开一道数十丈的隔离带,同时驻兵看守。一切准备就绪,大战在即了。

杨凌周围皆是戎装整齐的将领,一个个凝神听着他详细的作战部署,杨凌对各部需要执行的任务部署完毕,说道:“此次分兵合围,务求一战而毕。叛匪所仗者,天地之险,火势一起,天险不足为凭,但山中还有沼泽、溪流,山洞地穴,而且有些山岭不生寸草,蛮人熟识地形,必会避险自救,同时反扑,所以各部仍不可大意。”

他点了点都都寨的沙盘,说道:“此次作战,正面猛攻、佯攻,两翼配合逼近,主攻方向在五都都,由本官亲自督进,先易后难,最后再取大都都山。”

焦贵吃惊地道:“大人,五都都山是阿黑胞弟阿当严守,山下有道蛤蟆岭,那山盘旋耸峙,如蛤蟆蹲伏,山是磐石堆垒而成的险峰,孤山峭壁间,还有一道山瀑如练,奇险无比,我们数次攻山,都没有选择那里,便是为此。蛤蟆岭不畏火攻,要取下来唯有硬攻一途,太过凶险了。”

李森也神色凝重地道:“大人,蛤蟆岭是阿当的妹婿刘浪把守。此人原是保宁卫所官兵,因上官巧取豪夺,强买了他家田地,气得老父一病身亡,这人杀官造反,逃入山林之中,后来投靠了都掌蛮人。此人一身武艺,凶悍勇猛,在蛮人山寨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好汉。阿当十分赏识他,还把妹子嫁给了他,现在他是阿当手下第一大将,是他的心腹。有此人守在蛤蟆岭这道险隘上,五都都虽是群山中最矮的一座,怕是也最难攻取。大人如果决意以五都都寨为突破口,那么末将请为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