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哦?喔……流散难民安抚,原本就是一件大事。别的事先放下,本官和你同去,先探望一下这些灾民,了解一下情形。”杨凌先是一怔,旋即说道。

他走到帅帐前,想了想又对侍卫吩咐道:“把李指挥、封参政、苏御史、冯知州他们都叫上,他们也算是蜀地的父母官,应该去看看。”

当下杨凌便命人去后帐将伍汉超、宋小爱唤来,一对小冤家来到前帐。宋小爱犹自嘟着樱唇,对伍汉超一副带答不理的表情,可那眉梢眼角的风情,看起来怒气已消了大半,想必方才伍汉超也没少说小话儿,没准还加上些肢体语言。

杨凌是过来人,只是会心一笑,便吩咐二人率领侍卫陪同他和鄢高才、封大人等官员同出军营。

鄢高才先急急忙忙赶回县衙,召集三班衙役。风风火火地吩咐班头赶快叫人,然后他又到了二进院落,进院儿就急急忙忙喊道:“李主簿,李主簿,弄到多少粮食了?”

这是个小县,各个衙门都和县衙混在一块儿,这二进院落就是司库,此时库门洞开,里边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道:“我说鄢大人,这库房里现在连只耗子都养不活,哪还有米喂人呐?那些刁民,平时不把县大老爷放在眼里,何必这么上心管他们……”

说着话儿,库房里走出一个矮矮胖胖的中年人,两撇鼠须,一脸油滑,大概就是鄢高才在帅帐中所说的那条“宦海游鱼”了。

他眯缝着鱼泡眼大大咧咧地走出来,一眼瞧见院落里站了一堆人,鄢县令旁边一人身材修长,蟒袍玉带,身后还跟了一大帮官儿,补服上绣的鸟儿,哪个都看着晃眼,这人不由吓了一跳。

他心思转的也快,立刻省悟到眼前是何人,他急忙抢步上前,“噗”地一声跪倒在地,叩头如捣蒜地道:“下官李庸拜见钦差大人、拜见诸位大人。”

杨凌微一打量,见这人衣袍整洁,纤尘不染,知道他刚才在库房中也是虚应其事,根本不曾用心为百姓想过办法,不过杨凌干过驿丞,也知道就算这个主簿肯用心,扫库底的那点粮食也确实不够几个人吃一顿的。

他摆了摆手道:“起来吧,鄢县令,看来库仓实在是凑不出赈济粮了,这样吧,李大人,你看让冯知州打个欠条,先从军粮中借调一部分,等州府拨了赈粮再还回来如何?总不能叫这些百姓们饿肚子。”

他拱了拱手道:“蜀王仁厚爱民,我相信如果是王爷在这里,也一定会赞同以这权宜之计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

封参政本想指出这与体制不合,一听这话把话又咽了回去。李森自然不会拂逆杨凌之言,立即欠身应是,吩咐亲兵带着那位李主簿马上赶去运粮。

军粮运到,鄢高才便陪同杨凌等官员去四处赈灾施粥棚子那里探看百姓,这些灾民大多聚集在城隍庙、水龙观、晒谷场几个宽敞的地方,灾民们才刚刚逃来没几天,加上此时的天气不冷,所以一个个虽蓬头垢面,看起来气色还不错。

只是这些人全都神色木然,眼神冷漠,看着这位县太爷忙前忙后,张罗着叫人赶紧煮粥施粥,对百姓嘘寒问暖,却没有一点感激亲近的意思,对这一大票高官更是敬而远之。

苏御使不悦地低声斥道:“此地民风果然顽劣,一县父母官趋前跑后,为他们张罗口食,钦差大人亲自赶来探望,却如此不知感恩、不通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