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页

蜀王说到这里,一阵剧咳,又晕了过去。王府太医急道:“王爷身体虚弱,再受不得惊扰,在下先以药石稳住王爷病情,可是王爷要是再次惊怒晕厥,便性命堪忧了。”

朱让槿倒抽一口冷气,一把扯住他道:“王太医,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父王性命,千万千万,你一定要想个办法。”

王太医面有难色地道:“这……除非暂时不让王爷醒来,在下或可稳住王爷病情,否则……便是华陀在世,怕也毫无办法。”

朱让槿一愣,愕然放开了手,迟疑着望向杨凌和安文涛等人。蜀王是蜀地之主,如今又是世子陷落于都掌蛮之手,不让王爷醒来议事,那怎么成?万一世子因此送命,谁担当得起这份责任?

朱让槿虽是蜀王次子,但是他是庶子身份,如果世子不在人世,他便是世子的唯一人选,可以说世子如果死了,对他最为有利,所以此时朱让槿避嫌都来不及,又怎敢胡乱答应下来。可不答应,蜀王又怎么办?

面对朱让槿彷徨无助的眼神,安文涛、陆政等蜀地高级官僚都一个个闪避开来,世子送命他们固然担不起责任,可要是因此累死了蜀王,他们同样担当不起。最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杨凌身上。

这些人中,他的地位最高,几乎已可与蜀王分庭抗礼,而且身分超然,蜀地官员和蜀王家族的各利益团体和他全无关系,也只有他出面,无论如何决策,才不会让人暗自非议。

杨凌此来四川,本是殚精竭虑,想着怎么查出蜀王把柄,同时又要防备自己被他暗算,想不到如今风云突变,倒要他来为蜀王打算了。

杨凌犹豫片刻,说道:“可否将王爷再救醒过来,本侯还有一番话要问他,若是王爷再情绪激动难以自制,请太医立即让王爷晕迷过去。”

众人知道这是钦差大人准备接手蜀地之事了,所以需要先得到蜀王的授权和了解他的基本底限,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他和那位太医。

那位太医脸色发白,此时的情形不亚于要救醒一位君王,用药石吊命,催他说出继承者来时的紧张,他抿了抿嘴唇,然后点了点头。

蜀王被救醒了,他刚刚睁开眼睛,便见杨凌俯身过来,神情严肃地道:“王爷,本侯奉钦命巡视天下,遇有各地紧急要事,有权代天子处置。王爷病体已无法操劳,想必王爷也心中有数,本侯现在有三件要事,需要请王爷示下,请王爷当着蜀地大小官员的面,给本侯一个明确的答复。”

蜀王眼神黯淡,呼吸急促,默然片刻才费力地点了点头,哑声道:“你说。”

杨凌道:“王爷现在不能主持大局,一旦蛮族暴动,事态非同小可,本侯意欲替王爷分忧,承担这一责任,王爷可允许么?”

蜀王的目光从周围众人脸上一一望去,安文涛和陆政是他的左膀右臂,但是二人一个管民政、一个管律法,此次营救世子,十九要动刀兵,那就要用到李森了。而且这两人权力再大、威望再高,终归代表不了蜀王府。至于那些郡王兄弟,想起诸郡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蜀王立即把他们抛到了脑后。

次子让槿现在是自己唯一的血脉亲人,这孩子淡泊名利,倒不会垂涎王爷之位,可他毕竟是庶出,难以服众。加上年纪尚幼,平素只见他吟诗作画、歌赋自娱,于政务怕是一窍不通,当然,自己也从来没交办过政务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