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

杨凌点了点头,说道:“三位大学士深思熟虑,实非本官所能及。”

李东阳笑道:“还多亏了大人机警,那弥勒教女匪不知打的什么主意,她们在皇上身边这么久,如果意欲刺王杀驾……我等听说时,实是骇出一身冷汗。”

他起身道:“本官听说山东青州猎户代朝廷捕捉猛兽,死亡多人,朝廷未恤分文,以至激起民变,有三百多山中猎户聚众闹事,已被卫所镇肃下去,但本官对此还是放心不下,这就要去户部、刑部,与两位尚书商议,准备着有司官员赴青州察问一番,以便尽快平息民愤。杨大人,告辞了。”

焦芳在人前不便显得和他过于亲密,也拱拱手告辞离去。杨廷和起身欲走,想了一想还是蹙眉说道:“大人,本官有一言相劝,大人请勿见怪,皇上毕竟是天下共主,关心武备并没有错,可是自封大将军,整日在京郊演武,炮声隆隆,声震京邑,这就不妥了。幸好皇上这‘大将军’不出京师半步,只在京郊演武,聊可算是皇上戏言,我等还可安抚得住朝中百官,大人……唉!大人是皇上身边近臣,还当规劝一番才是。”

杨凌与他们看法截然不同,不过杨廷和这话说的委婉,也确是出自一片赤诚,他干脆效仿正德,百官进言,左耳听右耳冒便是,也不和他当场争辩,只含笑应了声是。

杨廷和看他一言,微微摇头,拱手一叹,脚步沉重地离去了。

这几日正德十分迷恋战火硝烟的沙场征战,在四大总兵技巧的点化下,正德原来近乎儿戏的指挥技巧精进神速。

他发现原来指挥作战并非只是率军冲锋那般简单,其中大有学问,回来后批完奏折便翻阅兵书,又召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老将前来讲解,其如饥似渴、孜孜好学的态度,如果是做太子听八股时出现过一次,恐怕也会让李东阳这个太子太傅老怀大慰了。

将三位大学士一一送出门去,杨凌离开客室,转向正德住处,问道:“臣杨凌参见皇上,不知皇上可曾批完了奏折?”

杨凌对正德皇帝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每日的奏折绝不可积压,必须处理完奏折才可去郊外演武,正德也知杨凌这是为他好,想想重要奏折并非很多,而且大多内阁已拟出意见,并不耽搁功夫,便也慨然应允了。

正德正一手提朱笔,一手拈着奏折认真看着,听见杨凌声音,抬头笑道:“免了,杨卿来得正好,朕被三大学士耽搁了会儿,这里还有两分而已。”

正德也早已换上一身甲胄,他匆匆阅罢奏折,加了朱批,让小黄门盛进匣中,吩咐道:“立即送返司礼监,”然后对杨凌欣然道:“杨卿,咱们走吧。”

就在这时,一个小黄门抱着个晶莹玉润的大圆盘匆匆走进来,恭声说道:“皇上,御马监天字第一号大牙牌已经做好了,请皇上过目。”

正德奇道:“牙牌在哪?你捧的什么东西?”

小太监吃吃地道:“这……这是御马监奉圣谕制作的天字第一号大牙牌,用了三只象牙,四两黄金,请皇上御览。”

小太监高高举起牙牌,只见上边一行金光灿烂的大字:“威武大将军朱寿。”正德愣了一愣,捧腹大笑道:“朕说要最大的,是说要排天字甲号的牙牌,他们怎么这么……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