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页

天下[校对版] 高月 2082 字 2022-11-12

李钦凑的先锋大营便驻扎在定东镇旁,占地数十里,有营栅包围,安禄山也治军极严,就算驻兵半日也要扎营安寨,修建眺望台,一丝不苟,李钦凑虽然谋略方面欠缺,但军队方面却毫不含糊,两万军队的大帐整齐排列,弓箭手靠外面排列,两丈高、手臂粗的营栅,营栅外挖有壕沟,埋下鹿角,甚至营门前也拉起了吊桥,十二座眺望塔分布在大营周围,防御得如铁桶一般。

但一场大雪却使大营的防御出现了漏洞,十二座眺望塔成为了摆设,大门口的守军也无法看到二十步外的情形,更重要是他们主将和副将都不在了,将领们也都知道,主副将去找女人了,他们又有什么必要卖命……

大营内十分安静,现在已是一更时分,正是士兵们酣睡正沉之时,守在门口的士兵们都各自找地方睡觉去了,这么大的雪,什么都看不见,守门又有什么意义?

这时,军营百步外出现二十几个小灰点,在雪雾的掩护下,迅速向大营的西北角逼近,这是二十人,正是季胜带来的二十名猎鹰营斥候,他们分成两队,一左一右,向大营靠拢。

茫茫的大雪成了他们最有利的掩护,他们又穿上了灰色的外袍,根本不用担心被哨塔发现,渐渐地,他们离哨塔不足三十步了,马上就要进入哨兵的视线,斥候们的经验异常丰富,他由跑改成爬,趴在地上向前蠕动,每个人的背后都背着重重的皮袋,慢慢地向前摸索爬行,主要是怕地上的铁蒺藜,还好,对方没有撒铁蒺藜,或许他们也认为不会有大队骑兵来袭击,渐渐地,他们靠近了营栅,前面便是壕沟了,壕沟并不宽,不到一丈,他们带有木板,木板也很讲究,必须两端都有长钉,这是为了便于长钉刺入土中,将木板固定在壕沟上。

爬过壕沟,前面便是粗大的营栅了,他们需要翻越营栅进入大营,翻越的地方也非常讲究,有斥候特地来观察过,两座眺望塔之间相距约六十步,这是标准距离,如果雪不大,视距能达三十步外,那最好的翻越地方就是眺望塔下方,这叫‘灯下黑’,眺望塔往往看不见自己下方的情况,但现在的视距不足二十步,也就是说,两座眺望塔之间必然会出现一段盲区,这就是他们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从两座眺望塔的正中间翻越,他们不会被发现,此时,斥候们的丰富经验便显示出来了,他心里也明白,对方也会想到这段防御空白区,一般而言,他们会派人在这里加守,如果仓促翻越必然会被发现,斥候们趴在营栅前一动不动,仿佛像入定的老僧。

寒风呼啸,从西北席卷而来,卷起一团团雪片,扑打在士兵们脸上,俨如风刀刺割,他们匍匐了足足一刻钟,只见营栅里面的一个角落动了一下,果然蜷缩着一人,他骂骂咧咧,起身来营栅边撒尿,若有守军的话,一定会是两人,而且如果一人起身,另一个无论如何也会动一下,但没有任何动静,说明这个人尚在沉睡之中。

一名士兵慢慢端弩瞄准了这个撒尿的士兵,他们相距只有五步,这一箭极为关键,悬刀扣下,一支毒箭无声无息地射向那士兵,那名士兵身子一抖,这一刹那,箭从他咽喉射入,他猛地捂住了咽喉,想喊却喊不出,喉头咯咯两声,慢慢地萎顿在地上。

机会来了,两名士兵放佛猿猴一般,翻过营栅,一跃而入,片刻,又传来一声闷叫,躲在大帐后睡觉的另一个哨兵也被干掉了,士兵一招手,其余十八名士兵皆一跃而入,进入安禄山军大营,迅速消失在大营深入,只见一个个黑影在大帐之间迅疾窜跑,他们解下后背的皮囊,将皮囊中的火油喷在一顶顶营帐上,片刻功夫,西北角的两百多顶营帐都被喷上了火油。

‘咔!咔!’一团团火苗在黑影们的手中出现了。

……

在安禄山大营以东的百步外,两千军队已经准备就绪了,一千团练兵是步兵,一千土门关守军是骑兵,两千军队心情紧张地等待着,尤其团练兵更是紧张,对方是两万大军,就算是偷袭,以一搏十,他们能打得过吗?

季胜骑马在最前方,他目光冷静地注视着敌军大营,他相信自己的手下,他们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就在这时,雪雾中忽然闪光一闪,似乎是一簇火光,季胜一下子直起了身子,目光紧紧地盯着这簇火光,只见不远处又出出现了一簇火光,紧接着三簇、四簇……越来越多,火光越来越亮,越来越广,大营里开始有惊恐的叫喊声传来。

此时,两千士兵都兴奋起来,大营中的一片片烈火在他们眼中升腾,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勇气,每个人都急不可耐了,战马踢踏移步,打着重重的鼻响,骑兵们手执长矛,一手紧紧勒住战马,目光兴奋地注视敌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