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页

天下[校对版] 高月 1800 字 2022-11-12

数千唐军骑兵喝喊着,将万余名羌胡驱赶进城,哭声响成一片,城门口乱作一团。

雪在夜间便停了,安西休整两天后,又拔营起兵,向凉州城杀去。

……

夫蒙灵察之死让李隆基勃然大怒,他在宫中破口大骂李庆安,但对外他却又不敢公布真相,只得隐瞒住夫蒙灵察是被杀死的真相,对外宣布夫蒙灵察是半路染病而亡,并派人安抚他的家人。

夫蒙灵察之死让李隆基更加深恨李庆安,他一连考虑了几天,终于下定决心,直接派人去安西,调李庆安为安东大都护,改任庆王李琮为安西节度使,封常情为节度副使、五镇兵马使,他准备和李庆安撕破脸皮了。

可就在这时,李庆安的奏折送到了。

新年前夕,李隆基一个人呆坐在麟德殿的御书房里,在他面前放着李庆安的奏折和他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准备调离李庆安的圣旨。

在御书房外间站着几名大臣,杨国忠、陈希烈、张筠、王珙、杨慎衿等等政事堂的重臣,他们个个表情严肃,面带忧色,不仅是李庆安河西剿匪的奏折到了,而且河西各个州县的快报也纷至沓来。

众人都保持着沉默,谁也不敢说话,一直最积极反李庆安的杨国忠闷住了,李庆安突然出兵河西,如当头一棒,使杨国忠忽然意识到,问题变得严重了,他根本没有想过相应的对策。

如果派朔方军和陇右军去迎战,不仅正式宣布李庆安造反,而且将彻底破坏李隆基对朔方和陇右的布局,更重要是哥舒翰和安思顺能不能抵挡住安西军的二十万大军?尤其是陇右军,刚刚损兵折将,元气未复,如果哥舒翰和安思顺挡不住,李庆安率大军一举杀进关中,他杨国忠将第一个掉脑袋。

杨国忠咳嗽一声,对众人道:“各位大臣,我想这件事应该是一个误会,夫蒙灵察是李庆安老上司,他在河西遭马匪袭击而亡,李庆安惊怒交加,派兵来河西剿匪,我们可以理解他的心情,毕竟河西军剿匪不力,这么多年来匪患一直不绝,且愈加猖獗,我认为我们应该劝陛下从好一面考虑,同意安西军来河西剿匪。”

他话音刚落,陈希烈便接口道:“我完全赞成杨相国的意见,不应该过早下结论,应该再看一看,我相信李庆安真是为了剿匪,未奉召出兵,只能算是小节,毕竟安西和长安路途遥远。”

这时,王珙道:“我们再等一等,让圣上先考虑考虑,若圣上一意孤行,我们再去劝不迟。”

房间内,李隆基呆呆地盯着天花板,如果说李庆安突然出兵河西对杨国忠是当头一棒,那对李隆基便是一盆冷水当头泼下,让他焦躁的内心忽然清醒了。

他忽然意识到,大将造反的可怕,李庆安手中有二十万大军,他手中有多少?除了河东军是掌握在他儿子手上,其他军队都在边疆重臣的手上,如果他们也跟着造反,那他李隆基拿什么抵挡?

李隆基意识到自己把顺序弄反了,应是远交近攻,他应该先解决陇右朔方和剑南,再收拾李庆安,中原的布局还没有完成,他便仓促对李庆安动手,他错了,大错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