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天下[校对版] 高月 1536 字 2022-11-12

……

天宝七年五月开始,大唐的战争机器便隆隆开动了,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主将,大将军董延光为副将,除了陇右自身的七万余人外,又从河西及朔方各调三万军、以及突厥阿布思部支援陇右,同时,李隆基又下令安西调三千精锐赴河湟参战。

到八月下旬,河湟地区集结了近十八万唐军,与此同时,大批粮食从巴蜀和关中调入陇右,唐廷征调鄯、兰、原、泾、陇五州以及关中的五十万民夫为后援,二十万辆马车、牛车尽皆入军,唐蕃道上马牛车延绵百里,满载着粮食、干草、军器、帐篷等等各种物资赶赴鄯州。

这场战争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大量粮食运至陇右,关中粮价从年初的斗米五十文上涨到了八十文,而太仓存粮用以备战而不得平准粮价,到了八月时,斗米一举突破了百文,由米价上涨带来了各种物价飞涨,房价翻番,准备在长安买房的泗州太守崔平哀叹,何日才有自己家宅?

就在唐军大举集结陇右河湟地区时,吐蕃也同样在举国备战,年轻的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一面遣使前往长安求和,一面调集乌海、九曲等地的吐蕃、吐谷浑兵力十二万,以及家属、桂庸等附属奴隶三十万人,羊马五十万头,一齐赶赴大非川参加会战,连同赤岭已有的驻军三万人,共计十五万大军,数十万随军家属,集结青海南畔。

赤松德赞任命大相尚息东赞为留后总督,命大论达扎路恭为大非川主将,又命大将铁刃悉诺罗为石堡城总管,率军两千驻扎。

大战一触即发。

……

九月初,青海以西已是朔风劲起。飞沙走石,寒意逼人,在青海西畔吐蕃重镇伏俟城以西约二百里的一片森林外奔来了一队唐军骑兵,这支唐军骑兵共有百人,显然是唐军巡哨,为首是一名身材魁梧的唐军将领,他约三十岁左右,容貌英武,神情严峻,手执一根大铁枪,后背射狼弓,他便是李庆安手下副尉南霁云,随李庆安赴安西,又跟随他东进河湟参战。

他为巡哨,已在周围探查了两日,现在正准备回去,南霁云搭手帘向南向四周眺望了片刻,南面隐隐可见延绵千里的大非川,阻碍了南下的道路,而向东则是一眼望不见边际的草原牧场,一条河流将草原一分为二,在河两边,远远可见一群群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这一带也有吐蕃人出没。

南霁云一挥手,百名骑兵调转马头,沿着森林边缘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行了五十余里,渐渐到了森林的边缘,他们来到几株大树下,忽然从树上跳下了几名唐军岗哨,前面一人便是荔非元礼。

这次安西军支援河湟战役,兵力虽然不多,但全部是安西精锐,除了李嗣业和田珍率领的二千陌刀军外,还有李庆安的斥候营五百余人,连同他带来的五百江都兵,共计一千弓骑军,带三千匹战马,李庆安为斥候营主将,下面还有白元光、荔非兄弟等三员大将,他们从龟兹出发,经蒲昌海大漠到敦煌,又南下当金山口,沿祁连山南麓(也就是今天的柴达木盆地北部边缘)向东行军,这是先秦时,羌人开拓的通向西域的道路,汉代匈奴人也曾沿这条道路与河湟诸羌联系。

李庆安率领的这支斥候营行军数千里,终于在九月初抵达了青海湖畔,而另一支李嗣业率领的安西陌刀军则走河西走廊,绕过乌鞘岭,从东面进入河湟。

荔非元礼上前低声问道:“前面可有吐蕃家眷?”

南霁云笑了笑道:“有!我们看见了几十顶帐篷,都是吐蕃军家眷,他们带有大群牛羊,附近三十里内没有吐蕃军营。”

荔非元礼大喜,他知道吐蕃人作战都是部族全体出动,男人打仗,老幼妇孺放牧为后勤,既然南霁云看见了帐篷,那就一定有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