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年代特色

八年过去,包船王自己也已经年届七旬。

而且他父亲已经过世数年,船王的心态自然大不一样了。

人都是越老、越閑下来,才越想落叶归根的。

所以,顾骜的劝说并没有费太多力。

包船王的回複很诚恳:“贤侄,我跟你就不说客气话了,实话实说,把你承诺的这些‘作为首次来内地投资交通基建设施的港商’所能拿到的优惠都算上之后,我估计这些项目肯定是有小赚的。

不过,香江这边,这两年地产複苏也是风起云涌呀。而且打鼓岭、沙角这边的开发区,都是你弄下来的规划,跑马圈地佔便宜的事儿,五年内都占不完。同样规模的钱,短期内肯定是留在香江这边赚头更大,咱现在也不是钱多到没地方投的时节。”

香江的地产,在83、84的时候有过一波低谷,因为当时资本也对香江的归属前途不明朗而犹豫过,85年一年算是震蕩回调。

历史上,香江地产全面回暖,就是86左右。而本时空因为顾骜把打鼓岭、沙角的规划强推了下来,干掉了布列塔尼亚人躲在的阴暗处偷偷阻挠的势力,所以香江地产的複苏变得总盘面更大、更持久,而单位时间烈度并不高。

换言之,这两年香江那边的大亨,钱都是有地方花的,属于相对钱少项目多的状态。

去年香积电投产的时候,相当一波跑马圈地的潜力被释放掉了,但还没释放完。在香积电最初发展的那几年,配套企业肯定会越来越多,而每一家新的配套企业,都会拓展新的规划、刺激对商业地产的需求。

顾骜最后打气道:“包叔,我听得出你的意思,不过你想想,我也没让你一下子投进来太多,就投一个标杆项目而已。总金额十亿不到的话,在香江能做多大的事儿?到了内地,你可是又佔住一个先机和大义名分了。

香江这边资金相对短缺的局面,三四年之内就过去了。香江迟早没有那么多可投项目的,而内地的发展速度,你还不信我的眼光么?雪中送炭的情面,可是远远大于锦上添花。将来香江那边钱多出来没好项目投时,你可就能在内地有限找到更靠谱的机会了。

而且说句实话,几个亿人民币的钱,我自己也不是拿不出来,我只是不想做那种几十年慢慢收租回本的长线投资。不过几年之内,你如果暂时缺钱的话,我也可以帮忙周转,在利润合适的情况下。”

十亿以内的人民币,对眼下的顾骜来说,还真不算什么。当初构陷德州仪器的时候,弄了多少钱,后来虽然往香积电和周边的其他香江项目里投了很多,但还有一半多结余。

只不过,这些钱顾骜今年不敢动,是为了备着随时狙击王安电脑要用。

但只要王安的事儿了断之后,顾骜的短期周转资金还是能抽出很多的。

“那就依贤侄的,我下个月回来看看,回明州休养一阵子,具体生意,让小女和小婿处理。”包船王应承之后,挂断了电话。

……

顾骜把情况第一时间反馈给仇清,也反馈给省里有关的部门。

因为有些东西市里面也不能独断的,要到交通厅备案什么。

上面听说之后,自然是高度重视。毕竟民航改制的京城档案这个月4号才刚刚下来,各地都在想办法抢第一qiāng,抢正面典型,所以一切手续都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