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貌似文人雅集

来宾自然知道怎么捧哏给顾骜长脸。

《明报》系大老板査先生装模作样临时翻阅了一下文稿,然后放下,端起酒杯高谈阔论:

“萧小姐的作品,也拜读过了,文笔且不论。老夫倒是对顾生在大西北的环保慈善事业,颇感兴趣呢。不知目前那边事业进展如何,有没有什么成效呢?书里的事迹,毕竟是将近一年前的旧闻了。”

顾骜恬淡笑道:“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是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儿,哪能那么快有成果。眼下我的第一批2000万美金预算还没花完,造林也就几百万亩而已。主要种的是梭梭树和沙柳。

这几个月开始,才在初步整治过一年的地皮上补种需水更多、更难成活的胡杨。不过,这样才能保证不做无用功,把已经固住沙的土地彻底治起来——算面积的话,一年多来我也就消灭了相当于一个香江全境面积的沙漠。”

香江的全部土地面积也才不到一千平方公里,所以顾骜说他一年消灭一个香江的沙漠,也得50年才能消灭陕蒙边界的毛乌素呢。只不过实际上还有国家队在出力,而且国家队才是主力,所以才能在这一世争取20年内消灭。

中国太大了,这点功绩根本不算什么。

不过香江人大多在局促的地方住惯了。在那些不太出远门的人看来,一年绿化相当于一个香江面积的不毛之地,已经是超级大亨的能量了。

“原来不是种个树、作作秀、回头就枯死的。那是真心在做实事呢。”

“年初的时候,姚教授蛊惑大伙儿抵制打鼓岭开发,说顾骜破坏绿化。现在一比,才知道顾骜是真心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既保护环境,又为本埠穷人谋福祉、让房价能低一点、居者有其屋。”

“我就说嘛,香江地皮那么珍贵,绿化还非要自己人配套干嘛?就应该允许置换,去内地多开发个十亩八亩的森林,这儿就允许开发一亩绿地。反正大气、水、气候都会循环的嘛,本地树少一点也不至于空气就差了。”

倪姓作家为代表的其他香江文豪们,纷纷如是低声议论。

他们说着说着,倪姓作家就带头问道:“顾生说得大家热血沸腾,不知有没有相关的近况照片呢,也好让大伙儿开开眼界,直观知道顾生的壮举。”

顾骜一扭头,正要吩咐秘书去找,萧穗却开口了,还起身从包包里拿出一些东西:

“倪先生、査先生可以看看这些照片,都是我在西北采风拍的,有些就是最近两三个月。”

说罢,她招了招手,把旁边伺候的秘书李弱彤喊来,附耳吩咐:“把我屋里那个行李箱的录像带拿来。”

李弱彤立刻应声去拿,不一会儿,就投到了沙龙客厅的大投影幕上。

“这是我自己拍着留念的,没找摄影师,技术不好请别见怪。”萧穗笑着解释了一句。

这一年来,她除了文学创作,因为在西北待得久了,自然也会培养出一些昂贵的兴趣爱好。文艺女青年嘛,琴棋书画摄影都很容易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