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李老板随后就想到一个问题,紧跟着问:“那既然顾骜是被幕后的国际势力逼着、赶趟把香积电加速做大。咱此前在打鼓岭做的地皮布局,明显还是做小了。以新估计的沙头角开发区实业扩张速度,配套的商业和住宅地产就算加两三成的规划量,也不会导致房价下跌的。

咱应该想办法打通地政署和规划署的关系,进一步加快规划,趁着那边没什么村子农场钉子户,赶紧把容易拿的地拿下……”

话说到这儿,郑、杨二人各自交换了一个眼神。

郑老板轻咳一声:“那……如果扩大规划区拿地范围,还要分润一杯利益给顾骜么?要不要带他一起玩?”

杨老板一脸恨铁不成钢:“老郑啊,你这是糊涂了,你以为开发区的总规划跑下来之后,咱就可以甩开顾骜单干、不用再给他面子了?这种大事儿,于情于理,咱做好初步分赃规划,总得知会他一声,愿不愿意拿出钱来参一股,这是顾骜的事儿,咱不能不通知到。

哪怕他没钱,咱都得帮忙提供融资便利——你我是不差钱,可你我有资格跟美国前商长平辈论交、谈笑自若么?你我连被美国人的全球产业战略布局利用的资格都没有!

到了这一刻,你还没看出顾骜的能量?顾骜那是除了在他本人的直接恩师基辛格阁下面前,还要压着辈分没办法,其他跟彼得森、跟舒尔茨、跟詹姆斯贝克、跟威廉克拉克,那都是平辈论交的。

香江地界上,你还能找出第二个人,能够跟过去17年来、历任供核档内阁高层部长们这样谈笑自若的人吗?你还能找出第二个,美国人想在亚洲对付曰本人、对付其他商业对手时,一想到就利用你的人吗?你有资格被利用吗?”

杨老板口中的“过去17年”,显然有些夸大了,他是从69年尼克松上台开始算起的。也就是尼克松/福特八年、中间民猪档卡特隔了四年、李根又五年。

因为基辛格、彼得森这些人,都是从69年尼克松那波走上美国的部级,所以顾骜目前在美国的人脉,算是横跨了十几年的两拨美国供核档高层,盘根错节。

被杨老板这么一盘点,原本还动了几分“咱自己赚自己的,反正跟顾骜已经分道扬镳了”念头的郑老板,也不得不立刻噤声。

是啊,顾骜的势力,已经再次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哪怕这些人都是有见识的、知道美国人是“一朝总统一朝臣”,很多过了气的人并不该过度重视其能量余热。

但顾骜可是跟连续十几年、两三波供核档一派的内阁要员有过各种不便为外人知道细节的合作、共同利益,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郑老板噤声沉吟之间,李老板也颇有觉悟地插了一句话:“老郑,以后打鼓岭、沙头角这一亩三分地上的利益,确实不可能甩开顾骜单干的。你也不想想,原先我们还不用担心‘顾骜把厂子搬回内地’,毕竟买的那些曰本的、美国的高精尖设备,肯定会被美国人严管审查。他要是搬到内地,美国人还担心技术扩散、要百般阻挠。

可现在看来,他的能量、以及彼得森肯帮他斡旋的尺度,比我们预想的还大得多。要是再过十年八年,内地的劳动力素质上来了,能够承接这些产业转移了,顾骜直接往内地一搬,打鼓岭的地皮还能高价出手给那些穷人么?还怎么榨房地产的超额利润?

咱只有给顾骜足够的分润,才能留住他继续画饼,多画几年,给咱更多的时间骗那些还没买到房的肥羊上套!香江的房子已经涨到这么贵了,哪怕是打鼓岭这种地方,除了半导体这么体面的实业,其他任何实业在香江都是活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