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奥斯卡不过是一笔交易

原来,从去年到今年初,阿诺是被某些野导野投资人盯上了,拍了两部套路片,无非是港台那边都会翻译为“魔鬼xxx”的超级英雄枪战戏。

这些片子,历史上当然不是83、84年拍出来的,因为在原本的时空,那时候的阿诺还没那么出名。

不过,因为这些片子本来就是跑量的消费人设片,所以只要动作明星人气到了,想量身定做多少就有多少。顾骜稍微了解了一下,都是制作成本千把万、全美票房最多两千来万、算上国外收益小赚的货色。

这些片子的投资和制片与顾骜完全没关系,只是人家拍完后拿到米拉麦克斯发行,所以跟哈维形成了交集。如今又快奥斯卡颁奖季了,阿诺也是智商不低的,便愿意跟着哈维和顾骜鞍前马后当小弟,哪怕表现得像是客串保镖,也在所不惜。

一个演电影的,到了这个地步,总想在奥斯卡圈子里进一步混脸熟的。

顾骜也很大气地拍板:“那我就却之不恭了,阿诺,我来美国这段时间,还要跑芝加哥、跟摩托罗拉谈判,还要回华生顿,看一下恩师的近况。你如果真有空,愿意给我当三周保镖,我按基础片酬算给你。”

阿诺一口答应。

顾骜也就不再管阿诺的事情,转头专心跟哈维聊起lobby工作的近况。

“《末代皇帝》今年可以报几项提名?”他开门见山地问。

哈维轻松地回答:“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编剧,我看贝托鲁奇是志在必得的样子。在好莱坞,在奥斯卡,名人传记电影在获这两个大奖方面有天然优势,第二的才是反映社会问题的真人真事加工改编。《末代皇帝》这么好的本子,问题不大。”

顾骜也知道,哈维说的是事实,名人传记一直是奥斯卡的拿奖专业户。斯皮尔伯格的《林肯》,乔赖特的《至暗时刻》(邱胖子的传记),汤姆霍珀的《国王的演讲》,都是毫无悬念直接拿奖。

而历史上84年的获奖电影《母女情深》,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二类,也就是“反映社会问题的真人真事儿改编”,在如今的大环境下,竞争力并不非常强——

一般来说,如果是供核档强势的时代,美国就不太强调zz正确,这种题材就不如名人传记好拿奖。但如果是民猪档强势的年份,倒是有可能反过来。

比如后世2019年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就属于当年名人传记电影的巅峰,但没有干过当年的社会反馈、zz正确巅峰《绿皮书》。

当然《波西米亚狂想曲》只是一部巨星的纪录片,天生拍不出命运的悲情厚重,跟前述那四部皇帝、国王、总统、首相的传记片档次还是不一样的。

“除了这三个大奖,还有哪些?”顾骜捋顺了思绪后,继续追问。

他记不太清历史上《末代皇帝》到底拿了多少奖、分别是哪些,但五六个肯定是不止的,所以一定还有。

这一次,哈维稍微想了一想:“另外能报的也不少,摄影、剪辑是一方面,还有就是服装、原创音乐,因为独到中国元素的加成,都很有把握……”

顾骜觉得有些絮叨,打断了对方的描述,直接问更重要的点:“那演员类的呢?一个都没有吗?”

哈维尴尬一笑:“顾,你应该理解,这次的演员,全部都是中国人,我不是说血统,而是说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