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大绅士

顾骜便让旁边的工作人员,把园区的经理再喊来一次,问明情况。

园区经理听明白问题后,毕恭毕敬地回答:“老板,我们就是上个月才开始收费的——当时《射雕》刚刚在央视播出,央视也拿不出太多钱买版权,不是给了您几个广告位么,您就连这个影城的宣传也一起放到广告上做了。

后来,来本市的游客都想来观瞻一下,人越来越多,我们拒绝管理也不方便,就打了申请改卖票了,这事儿萧董应该是知道的,我们不是自作主张。”

一旁的萧穗显然是也忘了这事儿,此刻听园区经理提起,才想到附和:“卖票的事儿好像是和我说过,他们说是为了限流,维持园区秩序。”

顾骜想了想:“不过我们打的电视广告上,好像就只是宣传了这里能拍电影吧?居然还真有这么多人来玩,中国人的消费潜力还挺让我意外的。”

顾骜已经记起来了,当时央视抵版权费的广告位,当然不止两个,所以除了红牛、伊力特曲,顾骜也加塞了点别的东西的广告,其中就包括兰亭影城。

不过顾骜记得那广告词里只是宣传这里有完备的古装戏取景、配套条件,欢迎国内各大制片厂来谋求项目合作。并没有说这里是主题公园,欢迎旅客来玩。

难道是《射雕》的播出太火爆了,以至于大家自发想过来看看,拍出这样的戏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

他便继续追问园区经理:“那这园区目前生意怎么样?一个月收了多少票?”

经理毕恭毕敬地回答:“目前还挺火爆的,人少的时候,一天也有几千游客,高峰多的时候一两万。圆明新园和宋城街,门票都是1块钱外汇券。两个园子加起来,一天门票收入一万多还是有的,多的日子三万。”

顾骜心算了一下,84年的物价已经涨了一波了,眼下1块钱外汇券大约等于3块半普通人民币、或者两斤半猪肉。

本地人应该是不会舍得掏钱出来玩的,不过那些千里迢迢因为公务难得来一次钱塘的外地人,咬咬牙也就掏了。至于来旅游的外国人,就更不把这点钱当回事儿。

两个园区加起来,也有相当于后世一座比较大的大学面积了,每天接待几千上万人确实没有障碍——后世西湖边黄金周,哪一天不得接待几十万人。

几千人的游客,不过是每天十几列火车的载客量,以一座省城的人流,基本上算是“好几成来钱塘的外地人,都要掏钱来看一看”。

只能说《射雕》这部剧如今大火,带动的古装和仿古游热也炽烈起来。

这个园区,至今为止修建下来,花了1000多万美元,还有从地方银行贷款了两三个亿的人民币。目前算下来,一年光门票就能回收两三百万美元,大概相当于建设本金的6~7,不过还要扣掉日常维护成本能剩5就不错了。估计光靠这点门票,要20年才能回本,着实不算一门好生意。

幸好园区本来就有场租给各大影视公司拍片的收益,未来还能跟迪士尼那样收租经营餐饮和纪念品。等中国人有钱了,游客数量和门票价格也能提升,这账才算得过来。

不管怎么说,顾骜原本都没打算这么早收门票,这也算是意外之财了。人家迪士尼也没指望靠乐园的财务收益来为公司赢得多少盈利,人家注重的是品牌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