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四方来朝

但顾骜挑明了原由:“不是为了今天,我是说上个月,春晚的时候,谢谢你唱了我想听的歌。”

此言一出,从仇清往下,到会稽、萧县的地陪领导,全都肃然起敬。

首届对社会公映的央视春晚,总共也就三个热线电话点歌的机会,你就算是地级市的市长,想点到都是不可能的。但顾骜可以通过贝托鲁奇的专线点到,那背景和能量何等不凡。

一旁的洋人本来不懂这里面的梗,还以为顾骜只是对女士礼貌。

然后被随身配的翻译讳莫如深地说了一下,才对顾骜的能量进一步刮目相看。

“顾到底是什么来头?他不是只是一个通讯和电子行业的商人么?”克里斯高尔文都大惊失色,愈发觉得顾骜神秘起来了。

“他是基辛格的学生,中国首届外交学院听说有60位毕业生,他能够被单独挑出来送到基辛格阁下那里读博士,基辛格阁下还愿意接受,你觉得能量能小得了么?”克里斯身边某些负责公关的幕僚如是说。

克里斯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一旁的李导演和男主角梁佳辉,更是对顾骜肃然起敬,五体投地。

顾骜则很坦然地向导演发问:“李导,对了,你们这部片子叫什么来着?先介绍介绍呗。那个时代的故事比较多,我都记混了。”

李导演恭敬地回答:“正在拍的是《火烧圆明园》,拍完之后马上要跟着拍《垂帘听政》,这是系列片——小刘这次要演的是慈禧,比《末代皇帝》里的淑妃辈分可高多了。”

最后半句介绍,更多是开玩笑的语气。

顾骜点点头。

他对这两部片子不是很了解,后世要用到圆明园仿真造景的大制作,他只记得90年代谢晋的《鸦片战争》。所以圆明新园三大景点造出来后,他还一度担心短期内没法充分利用园区。

没想到,还有《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这么对口的戏送上门来,倒是帮他略微摊薄了不少成本。

“嗯,不错,这两部片子,长城影业花了多少钱租景。”顾骜关心地问。

李导演看了看旁边的中影合拍监制,然后陪笑着说:“当然不能跟法资的大制作比了,目前谈妥了是一个月25万港币场租费,两部片子至少要用6个月圆明园场子,给150万港币。”

150万港币的景,如果放在邵氏,那也不算很少了,邵氏如今在抠门小制作方面,10几万一部电影的景都会有。

然而考虑到顾骜投资的圆明新园的档次、规模、逼真豪华程度,那25万一个月就太白菜价了,相当于一天才8000港币。

造好如今这么大园区,现金投资就至少两个亿港币了,400多亩的园区,一年才租300万的话,连2的投资回收率都不到。

要知道,《末代皇帝》可是花了2500万美金的拍摄投资,光是造景租景加起来就占了600多万美金。按现在的汇率折合两三千万港币,是《火烧圆明园》取景预算的五十倍!(当然并不都是圆明新园的租金,因为《末代皇帝》还占用了包括故宫在内的很多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