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含沙射影去无踪

没有民族主义者拿那些运动当亲生儿子的,那些运动的球迷与球队的关系,只是纯粹的漂客和女支女的金钱关系,你年老色衰就活该被抛弃。

或许法国这种国家能容忍归化11个阿尔及利亚黑叔叔来赢得世界杯并且沾沾自喜。但主流国家包括中国,对这种事情还是不能忍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只觉得让11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人上场堂堂正正踢赢世界杯,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表现之一。

足球是全人类民族主义者对“有钱真的能为所欲为”和“强的就要给他更多”的马太效应的最后反击主战场。尤其是在互相毁灭式的核威慑、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能再爆发出来这个大前提下。

……

决定了动手的动机之后,顾骜下一步要思考的,就是自己稍微推一把,有没有可能让这两届的国家队再稍微进一步呢?

或者说,如今的国家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到底比后世小多少?是否足够小?

他没有更多资料,只能凭借自己的理性和前世看到的吐槽分析一波。

他觉得是很有希望的。

首先,80年代还是足球职业化程度不太高的时代。因为这时候足球的电视转播还没那么发达,也就世界杯欧洲杯全程转播,而各大联赛在大部分国家并没有全程转播,主要收益还是靠卖门票现场看。因此足球红利的马太效应并没有辐射到第三世界。

英超可能只有英国人在看,德甲也只有德国人看。

也正是因为足球职业化程度不高,所以“专业运动员”对“职业运动员”的劣势还不明显。连苏联这种“举国体制”搞体育的国家,如今也都还是足球强国。

而等91年苏联灭亡之后,全球足球职业化优势快速显现,东方阵营的足球实力一下子就被西方拉远了。

换言之,82、86这两届的中国国家队,其实是中国历史上与国际强队差距最小的两届,到后面就越拉越大越拉越大。

顾骜要是可以做点什么,卖个人情并让公司冠名代言,他的品牌就要被记住五十年、一百年。哪怕公司不在了,历史书上都要反复一遍遍复读机一样提到,这将是多大的广告效应?

1980年代,邵氏找查良镛先生要一部武侠小说的影视改编权,可能只用付几千几万港币。但2010年代网剧量贩商想这么干,给的剧本费可能得翻上百倍不止。

这说明经典的认知是越来越值钱的,因为流量灌输在越来越贵,信息越爆炸的时代,要往人民脑子里灌新洗脑就越难。所以再如果观众脑海里本身就有这套世界架构,那就是最大的财富。

同样,如果中国足球后世越来越烂,那么将来每过四年,顾骜的传奇就会被蹭一次提及。

每到中国队又输球惨遭出线无望的时候,十几亿国民就会热泪盈眶地回忆:“当初82年的时候,咱祖上就阔过,是在谁谁谁手上阔过的,当时幸好有一代大佬力挽天倾……”

这种每四年就能操一遍全中国人民大脑、强行植入品牌认知的机会,得多值钱?

比健力宝这种捞货不知道强多少倍啊。

他陷入了沉思。

“嘿,小顾,你怎么回事?我又没说什么,又陷入沉思了?”章忠半开玩笑地推了他一把,把出神入定的顾骜重新警醒。

“哦,没什么,是想到你说的‘国内舆论不配合外事工作’,感同身受呐,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困难。”顾骜打个哈哈,掩饰过去。

既然敲定了动机和可行性,顾骜下一步关注的就是具体操作方法。

靠着在外交学院多年训练出来的斡旋天才大脑,他稍微一想,就想到了明暗两条又不惹眼、还能“机缘巧合”留下交情的操作手腕。

第一条,当然是找外事部门的人发文章,申饬国内媒体,赢球沙特的时候积点口德,别侮辱对方太甚、导致最后沙特队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