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咱们学生有力量

顾骜等大伙儿静下来,清了清嗓子,敲黑板:“叶同学刚才的问题很好:为什么库卡机器人的技术,才7年就能划入灰区呢?我翻了很多资料后,分析出一种可能性:

那是因为,目前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只是有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节约对工人人力的使用。而对于提高加工精度、造出原先造不出来的东西这方面,并没有什么明显帮助。

而巴桶存在的意义,主要就是‘确保原先苏联人和中国人造不出来的东西,在封锁下依然造不出来’,对于已经能造、只是效率高低有差别的技术,巴桶就觉得没那么重要,管控也相对不严格了。因为他们知道,在社会注意国家工人劳动力不值钱,是可以轻易用价格因素划拨的生产要素。”

顾骜如此一说,大伙儿都恍然大悟。

就打个比方,要是过几年,数控技术与五轴联动机床结合后,在美国人眼里,究竟是“五轴/加工精度”对中国更有封锁价值,还是“数控”对中国更有封锁价值?

毫无疑问,美国人会选加工精度,而不是易用性。

因为易用性和人性化的问题上做得差,可以靠人力堆啊。多培养一些八级工,很多事情是可以人海解决的。

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车间,之所以管制级别低,就是因为德国库卡公司向巴桶申诉了一个现实:在美国和德国,因为工会强大,工人要这要那,劳动力不足、人力成本太高,所以自动化才值钱。

而中国1980年的城镇积压失业/待业人口,有1800万呢,这还是有600多万知青依然没放回城的情况下。也正是这些失业越来越严重,到83年才导致了治安恶化后的yd。

而且退一万步,就算把这2400万都消化了,中国还能提前放开农民工进城啊。

七亿农民一旦解禁……

美国人傻了才专门额外克制这些技术流入中国呢。

加上工业机器人如今还有好几个启动特性方面的技术难关没解决,比如无刷电机什么的。导致美国人也没看出来这技术与精密加工中心相辅相成的潜力,自然是只把它当成“只是节约了点劳动力”的东西。

……

聊到这里,大伙儿总算是对这项技术“为什么将来会很有用、但目前却还没表现出潜力、同时美国人不重视封锁、很有可能买到”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下一步,就是回到顾骜最初的问题,讨论“为什么要伪装成研发‘摄影机器人’的名义,来引进事实上的工业机器人技术”。

顾骜继续讲解:“我只要解释一下摄影机器人的原理,你们就明白了:库卡公司曾经在纸面上尝试过把摄影机与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结合。

结果的产物,就是可以通过编程精确控制摄影机的走位、运镜。实现导演和摄影师对拍摄机位的自动化精确控制,不会再出现复杂运镜的配合误差。

因此,这个东西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机械臂,其实大同小异,除了工作部是个摄影机。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在德国和美国等国家,这些技术因为政策和法律的限制,不允许被进一步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