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干大事

这已经算火箭速度了。

当天下午和夜里,只能先达成一个初步意向。

在双方的设想陈述完毕后,外资委这边还有一名陪同评估的处长小声嘀咕:“同志,新游戏值不值这么大销量也不知道啊,万一将来这几款产品创造的全部利润,都还不足200万美元的话,岂不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了?

要不要让港方增加担保、确保将来提供至少5000台游戏机的技术授权、如果旧货加起来卖不满5000台,就拿新游戏的版权授权填坑?”

说这话的龙套处长,显然是个思想比较保守的,满脑子都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殊不知他的提法很不专业,到时候连履约的责任人都找不到,就算签了也是枉做小人。

中信信托的谈判人也有些嘀咕,表示要请示一下老板。

请示后不久,老板就亲自来了,一个有些白发的气度不凡六旬老者。

他其实已经到了一会儿,刚才在跟聊天呢。

“我们中信是企业化经营,投资当然是要看眼光、担风险、与国际评估惯例接轨的,何来国有资产流失?”

老板一句话便让龙套处长闭嘴了。

中信发的并不是政府国债,而是公司信托债。

老板两个月前刚刚拿到伟人的亲口承诺:不干涉用人、财务、经营。所以中信确实有很大的自主权,老板觉得什么值,都能投,不用开什么档委会决定,也没什么“集体领导责任制”。

摆平了龙套处长后,老板和蔼地扫视了一圈:“这位就是小顾同志了吧,感谢你帮中信公司解决了最初的信用难题。觉得初步谈判划算么?有没有什么难言之隐?”

顾骜谦逊地微微鞠躬:“我觉得还行吧,凭我的经验估计,这几项技术和品牌,作价200万美元,你我都有赚有赔的可能,关键看动作快慢。”

老板找了个沙发坐下,翘起二郎腿:“此话怎讲?”

顾骜毫不掩饰:“按照汉乐电子原先的生产速度,靠这几款产品的知识产权,赚回200万美元利润是没问题的。你们还能小赚一些。

但是,如果合资公司接手后,投产速度太慢,产量比合资前还低。那么一旦等到未来曰本国内的南梦宫、科乐美竞品扎堆上市,利润率就会暴跌。

所以,关键是看‘每一样新产品在对手来得及仿造之前,我们能趁着窗口期生产出多少、推销出多少’。各个环节都拖拖拉拉的话,两百万只折回一百多万也是有可能的。手脚麻利,换三五百万利润也不是梦。”

“小顾同志说得好,快速投产、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非常重要。对于时效性的产品,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呐。拿到了一手好牌,能不能合则两利,还要看管理和规划。”老板点点头,深以为然。

说罢,他就让自己的秘书帮他拨了两个电话。

几分钟后,打完电话回到会议室里,他直接告诉顾骜:“我刚刚跟包船王和邵爵士谈妥了,他们各认购1000万港币信托债,明天公司再补个发行手续。

钱一到账马上会成立公司新的管理机构,立刻负责在深市沙角区设厂。咱一边谈判具体条款一边建厂!再让同志协调厂房和配套,尽量用现成的厂房装修,尽快投产。”

这竟是不等谈判细节彻底敲定,先有个意向,就把钱砸下去了。

“不是总共只要1500万港币融资额吗?”顾骜有些紧张,怕对方又临时增资稀释他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