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海外订单

这种工程,都是半卖半捐、没人敢赚钱的。如果国内会有平等的单位,在商言商想买,我觉得卖五六百万人民币没问题。”

(ps:这个行业离生活比较远,大家对价格不容易有概念。我举个例子,80年代杭-州这边市级医院如果自配小型制氧站,大约是40万人民币一套。能耗很不划算,制氧量也就够医院自己用,好在还能同时提供医院需要的液氮。

如果是钢铁厂要吹氧,至少几百万。制氦机同等规模比制氧再贵上十倍,空气分离类设备大致就是这个价位。)

“中型制氦机六百万人民币一台,如果按照黑市汇率算,也就70万美元。按照25毛利,至少要卖出4套,才能做到人民币结算不赔、净创汇300万美元。”

局长心中暗暗算了一番,不过并没有说出来。

如今为了国家颜面,官方的强制结汇汇率是很高的,1美元还换不到2块人民币。

但外国人是绝对不会按这个汇率来换的,实际黑市上的汇率大约在1比8~10之间波动。

“小包,有没想过风险回避的法子?”局长皱着眉问。

包处长肾上腺素分泌微微提升,吸了口气,说道:“办法倒是有,就是不知道政策上……”

“先说来听听。”局长很有魄力地鼓励。

“就是先派人去香江,找找看有没有提供国际法务代理的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让他们风险代理——

先把申请工作做起来,咱只给很少一部分预付款。只要确认我们的技术确有先进性,可以授予专利权,那么后续的法务费用,就暂时由他们垫付承担,我们不掏钱。

同时,可以把寻求技术买家和海外客户的联络工作也分包出去,只要未来我们的技术实现了出口,我们在销售额里分给代理公司一定比例。这样我们卖得越多,代理公司赚到的钱也越多,有些财大气粗又有眼光的代理商就愿意接了。”

局长沉吟了一会儿:“那你看到过的同类案例、风险代理会收到多高的比例?”

“我见过要未来销售额的25的,或者直接技术授权费的50。”

局长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就相当于,按照这种方案,最终部里确实有可能一开始几乎不花本钱、不承担风险。但未来如果真的大卖,每卖出四套设备,就有一套的钱是全部给香江代理公司的。

对产品和技术没信心,又想做无本生意,就是这个代价。

如果顾骜此刻在场,他一定会觉得匪夷所思:国家在外汇方面,居然会穷得连律师费/代理费的风险都不愿意承担?

这种后世技术人员无法想象的困难,在如今却是实打实的患得患失。

可惜,即使顾骜在场,他也没有20万美元,想亲自承担这个风险都不可能。

就算有钱,技术也不是完全由他提供的——他只是给了核心的点子和努力方向,真正落地还是靠老爹厂子里那么多技术人员、埋头苦干了一两年取得的,他根本没有立场去自己据此牟利。

“还是这个办法稳妥一点,至少卖不出去,也不会先在律师费上赔外汇……真卖出去了,无非以后少赚点。”

局长思之再三,也是没办法,只能上会请部长定夺、再问问中央这方面的政策。

涉及出口的境外知识产权问题,如今大家都是两眼一抹黑,连伟人提“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种提法,都还要过两三个月、才正式宣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