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殿卿提起这个,林望舒多少有些惭愧。

因为那位前来感谢她的物理研究者,以后可是中国物理界的大才,会有大成就的,她算是沾了重活一世的光了,竟然还去指引人家。

陆殿卿看她这样,笑了:“我觉得中国有能之士辈出,特别是老一代的研究者,胸怀赤子之心,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为国肝脑涂地都在所不惜,有时候也许只是缺少一个机会,缺少一个方向,你既然觉得这个很重要,有手握重要的解密诀窍,何不干脆将这钥匙交给能做出这一番成就的人?”

林望舒听这一番话,恍然,明白了他的意思:“我明白了,我试试吧。”

陆殿卿:“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但求无愧于心就是了。”

林望舒叹了一声:“你说得对,我就是这么想的,反正让我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耗费二十年心血去做一件事,我会觉得挺累的,而且我未必有那个能力。”

一路走来,她是连蒙带混,才有了今天的地位,真才实学也有一些,但是投机取巧更是有。

这种只有大国重器才能担当的大任,她应该将其归还给那些国家脊梁。

因为陆殿卿的鼓励,林望舒抱着一线希望,再次去查了查高博隆先生的情况,结果却发现意外的惊喜。

虽然高博隆先生一直从事基础物理教学工作,科研上毫无建树,但是看起来他竟然自修了基础物理的博士课程,而且还热衷于理论科学的研究,甚至还曾经给学校老师讲授过理论物理的一些教学方法,据说引得其它学校的物理老师都来听话。

私底下,有人称他是科研痴人。

也就是说,这个人看起来没什么成就,但其实,就如同上辈子的高博隆一样,他一直在努力自学,且热衷科研,并且看上去很有天分,只不过因为种种机遇问题,一直没出现什么大成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