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呢?”

陈汉升问道,郑闺蜜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这个老教授在讯飞和华为都有项目,但是我想把他留在果米研究院。”

郑观媞皱着眉头说道:“不过他那个层次不缺钱了,社会地位也有了,我们想留下人家,就得提供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说推举他成为明年中科院的院士?”

“我靠!”

陈汉升吓了一跳,开个玩笑劝道:“阿媞收手吧,外面都是警察,中科院的院士哪里那么容易,每年名额很少的。”

“老教授资历已经够了,就是背后没有强大的势力推动。”

没想到郑观媞很认真:“小米一家未必有这个能力,但是加上你的果壳,我们再去找找首都那些关系,应该就差不多了。如果真的能从果米研究院里走出一位院士,对很多专家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科技公司比拼到最后还是看人才的积累呀。”

“那行,我试试看。”

陈汉升虽然是个无赖,但他有个长处就是有道理的意见一定会听取,不过院士的推举一般都是省科技厅或者省科技协会完成,陈汉升还需要打通很多关节。

好在这是准备明年的院士,年底果壳网络上市后,百亿资产的陈汉升再推动这个事,难度应该会降低很多。

吃完饭以后,陈汉升和郑观媞又回到办公室,先是继续聊一些商业上的东西,小米董事会成员提出了“代工”这个字眼,郑观媞想问问陈汉升的意见。

代工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订好标准以后把产品交给其他工厂生产。

其实这算是一种趋势,但是目前在普通大众的眼中,他们对代工产品的接受度很低。

如果大家知道果壳手机居然是其他工厂生产出来的,不用想销量肯定会暴跌,业内人士都明白没啥区别,但是指望老百姓理解不太可能。

所以,某些商业决策就算很积极,也一定要考虑到整个社会的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