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这是刚开始陈晓回华国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没有专业的特效预算书,就无法准确的产生制作预算,无法制作出准确预算的时候,电影拍摄成本就会加大支出量。

破晓曙光前期属于典型的赔钱赚吆喝,花钱学经验的代表,而现在,公司已经出师,开始加入领先者的行业之中。

想一想,视效总监、视效制片人、视效统筹、cg总监、部分部门主管加班熬夜算一两个月才能算的预算书,这些剧组与公司里时间成本最昂贵的一帮人忙活这么长时间,难道就是开慈善晚宴,不收你的预算跟制作计划书的费用吗,这难道还不是正常的加价的原因吗?

没能力,是原罪!

视效公司第一要做的就是活下去,只要活下去才谋求更好的发展,才能赶约翰牛跟超米国。

当然做好“制作”是前提、是本分,如何做好“制作”一定是商业模式中重要的一环,各家都有各家的方法。破晓曙光用的是一人一带,责任分明。

这个方法在前期取得很好的成绩,责任分明后做的多赚的多是这个规则的核心!

但光“制作好”就够吗?

君不见米国的视效先行者们尤其是好莱坞的诸多鼻祖,虽然开发出了很多牛逼的技术和方法,但在商业模式上确实搞的一塌糊涂。

好制作是前提,但不够。视效公司必须要时刻改变,学习,创新才能真正的成长为龙头。

米国本土多年之后江河日下,特效公司三成破产倒闭,五成的公司收支困难,只有二成才能实现盈利,其中只有十多家特效公司利润可观。

只做技术不做创新的视效公司就是一个搬运工,陈晓不知道华国那些没有远见才能领导者公司的的未来。

但他知道自己的公司做的还不够好,这些年来,一直靠着自己的投资利润维持运营的破晓曙光总算迎来了爆发期。

只要这几年超越国际的制作水平,这不仅仅是成为行业霸主的绝佳机会。

未来可期的万亿级别的文化市场,子分类的影视娱乐行业至少千亿的存量。只有把握绝对的主动,就能真正的改变华国影视工业“向钱看”的目光。陈晓这两年投入的摄影、摄像、投影技术的技术就是为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