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趁还年轻

靖安侯 漫客1 1874 字 6个月前

“换衣服。”

周元朗头也不回:“进宫。”

…………

半个时辰之后,换上了一身新衣服的周元朗,出现在了宫里。

他虽然没了职位,但毕竟是当年天子登基之时的第一功臣,因此即便是白身,也没用多久,就被小太监领着,进了宫里,见到了正在修德殿里处理政事的皇帝陛下。

进了修德殿之后,周元朗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以头触地。

“草民周元朗,叩见皇上,吾皇万岁…”

昭武帝默默放下手中的朱笔,抬头看了看眼前这个将门出身的读书人,神色有些复杂。

“先生起身罢。”

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能够否认,昭武帝登基的过程中,周元朗是出力最大的那个,如果没有他,现在帝座上坐着的,一定不是昭武帝,而是岐王赵隶。

哪怕昭武帝本人,对周元朗,也是心怀感激的,不然不会只下狱了图远,对周元朗不加刑罚。

见周元朗站了起来,昭武帝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先生应该是为了燕都坊间的一些传闻来的罢?”

“是。”

周元朗低头道:“皇上,这件事大有蹊跷,一定是有人故意为之。”

“朕已经派人去查了。”

昭武帝目光平静,看着周元朗:“坊间传闻说,先生与沈毅有过私信,此言属实否?”…

“不属实。”

周元朗斩钉截铁的说道:“皇上,臣与沈七之间,的确有过通信,但绝不是什么私信,而是公信。”

“当时,淮安军占了兖州,臣为了拖住淮安军,只能以权宜之计,假称要与沈七和谈,目的是为了阻止淮安军北进。”

他想了想,低头道:“而且,这事并不是去年的事情,而是昭武元年的事,如今被人拿出来翻说,一定是有心人故意为之!”

昭武帝沉默了一会儿,目光幽幽:“先生说为了拖住淮安军北进的步伐,结果一年以后,朕的王师就丢了山东六府,狼狈退出山东。”

周元朗连忙说道:“陛下,那是因为淮安军奸诈,绑了两位公主,臣等救主心切,因此,因此…”

昭武帝面无表情:“那两位公主何在?”

听到这几个字,周元朗心里一个咯噔,只觉得浑身冰冷。 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昭武帝微微摇头,开口道:“先生,清净司的人,也不是闲养着的,有没有人传谣,朕会派人去查。”

周元朗跪在地上,叩首道:“皇上,如今要紧的事情不是查清楚谁在传谣,而是要立刻切断一切谣言。”

他叩首道:“如今南边战事不顺,不少上族人以及燕都百姓,对战事大为不满,尤其是上族人。”

他咬了咬牙,开口道:“再传播下去,假的也成真的了…”

如今,朱里真人内部,的确怨气满满。

不少朱里真人抱怨,朝廷用的将官无能。

只不过先前山东的主将,是同样身为朱里真人的图远,这些所谓的上族人,才无话可说。

如今,一旦这个谣言传播开来,这些朱里真人的怨气,就会有一个宣泄口。

这个宣泄口,便是周元朗。

那个时候,就如他自己所说。

假的也成真的了。

周元朗叩首不止,额头上很快便红了一片。

“皇上,草民一人,死不足惜,但是如今国难当头,朝廷上下最要紧的,就是要上下一心,国民一心!”

“上族人不能仇视汉人,汉人更加不能仇视上族人…”

“我父还在禁军掌兵,一旦谣言传开,必会引得上族人群起而攻之。”

周元朗惶恐不止,低头道:“这事闹的大了,便立时不可收拾了!”

他话音刚落,便有一个宦官急匆匆上前,来到昭武帝面前,低声道:“主子,硕相来了,要求见您呢…”

硕敏,朱里真人,也是严礼辞职之后,代替严礼拜相的新宰相。

昭武帝看了看周元朗,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先生不要着急,这件事,朕会妥善处理的。”

“来人,送周先生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