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

而且当学徒都是,几乎像是签了卖身契一样。

给师娘倒夜壶,伺候师傅洗脚,和佣人没什么区别。

还成天挨打挨骂。投师契约写的明白,受不了虐待打骂,投河溺井上吊,一概与师傅无关。

所以,有人学艺不精,就会被人调侃。当初没跟着师傅好好学,净是忙着伺候师娘了。

现在,在老爷这里,不但吃的好,穿的好,还有月钱。

几位夫人也善待下人,还能学些本事,这简直就是打着灯笼都找不来的好事。还能不珍惜。

等自己年纪大了,不在当侍女了,嫁人了。

或者夫人给指婚给家里的其他奴才。

这些手艺除了在府里当差,也能让没能在府里某上差事的子女,有一份谋生的本事。

杨凡捞出面条,他煮的比较多。一碗面不值当他忙乎一回。足足下了几十碗,让大家一人一碗,给夫人祝寿。

“你们看着,一碗好的牛肉拉面,讲究“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这五种颜色。”

说着杨凡把面捞出,分到碗里,浇上浇头,就是熬的一夜的牛肉汤。撒上葱花和牛肉粒。

顿时,浓香四溢,看的众人直流口水。

“要辣椒油吗”杨凡问小娘皮道。

“要的,要的,多放辣子”小娘皮笑的眉眼弯弯,连忙说道。

辣椒可是好东西,目前大明只有杨凡这里有种植。

辣椒田外面围着铁丝网,严禁种子外传。对外只销售晒干了去籽的辣椒油。这些辣椒油,已经上市,现在已经形成了风潮。

这些年大明太冷了,汤食里滴上几滴辣椒油,浑身暖呵呵的。辣椒油一出世,就迅速征服了大明百姓的味蕾。

而且这个年代,榨油技术不行,出油率太低,油脂太贵了,一般的百姓吃不起油的。

杨凡的辣椒油,虽然用的是传送过来的棕榈油炸的,这种非常廉价的油,让普通百姓也买得起,非常的受百姓欢迎。

这时候,烤的滋滋作响的黑胡椒牛肉香肠也端上来了。这也是杨府特有的美食。

侍女们用小刀切好段儿,插上短竹签,递给夫人们作为拉面伴侣,一起食用。

“老爷,我要听故事。”小娘皮一边吸溜拉面,一边撒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