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明代茶叶

杨凡干工地时,工长是黄山人。

听他说,本地人都喝老毛峰。最后一次采摘完毕后,天气冷了,下了霜,还能再采摘一次已经老了的茶。

这种茶在当地很便宜,但是不同于一般毛峰的清澹口味,口感变得非常厚重。很有滋味,很好喝。

杨凡托人弄来了很多,平时泡来喝。

对于杨凡的很多怪癖,小娘皮她们早已见怪不怪了。

不过,老爷的特殊爱好,看着奇怪,比如弄这种罢园的茶叶喝。但入口后,世界效果非常好,茶汤清亮,味道香醇,确实不错。

就说这种老毛峰,确实味道比当季的龙井厚重很多,很好喝。

杨凡一边品着茶,一边思索着,明代好多茶叶都没有流行起来呢。这边的茶树母树应该都能找到。不论是再这边种植,还是无性繁殖的方式,把树分蘖到现代去种植。都是不错的好买卖。

“咱们大明,有多少种茶叶。”杨凡问道。

小娘皮放下手里的青花瓷盖碗。歪头想了想,说道:“老爷,我也没有统计过,大明的茶叶很多的。四五十种总是有的吧。”

林月如也放下盖碗,说道:”我知道的就有十几种呢。蒙顶石花、玉叶长春产于剑南(现四川雅安地区蒙山)。顾渚紫笋产于湖州(现浙江长兴)。碧涧、明月产于峡州(现湖北宜昌)。”

杨凡想到趁着现在,很多好茶没有流行起来,不如派出队伍,奔赴各地,先把后世已经出名的一些茶叶产地、名贵的野生树种圈占起来。

杨凡之前已经偷偷的,把一些珍贵的茶树母树据为己有了。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被发现。其中就包括福建九龙窠崖壁上的六棵大红袍母树。

这几棵树一年也就两三斤的产量。是杨凡的宝贝之一。

特地派了五家家生的奴才,三十多人去那里居住看守。这一片荒山野岭也买了下来。

另外也派了十几家人家去杭州找到了狮峰山下胡公庙前十八棵茶树母树。并且花巨资买了下来。毕竟龙井在元朝就小有名气了。

杨凡原打算,后续让书院学习农学的学生,对这两处茶园进行繁殖。在武夷山和杭州开辟出茶园来。

这些茶叶,杨凡是不准备在大明卖的,产量太少。除了自己喝外,主要是用于在现代作为礼物送给各方面的朋友。

不过如果能把大明的各种茶叶收购起来,运到现代,就可以作为高端茶叶出售了。茶叶这行可是暴利。

骗子他们和兴禾集团那边的六个小姑娘也跟着有了口服。他们都被作为年终奖励,发了一人一斤的龙井茶。

尤其是林淼,大小姐可是真正见过市面的。各路好茶大抵喝过,可是识货之人。小杨总给的龙井,喝过一次就欲罢不能了。

小杨总的好茶可是现代花钱都买不来的。找关系都不好弄,甚至根本就没戏。

杨凡那边弄过来的,按照现代的标准,全是特等甚至是顶级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