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一路向西七

杨凡的炮,因为采用了钢材,强度加大,加长了炮管,可以多装药,射程提高到750米。

为了提高射程采取了很多技术,包括在球形铸铁实心弹的上面装铅制弹带,用来在发射时变形堵住炮弹和炮膛之间的缝隙,防止漏气。

在霰弹上,采用了二愣子从现代收废品收来的小钢珠。

一发霰弹足足有一千个小钢珠。发射时可以打出三百米长的扇面,用来横扫骑兵和步兵。

为了提高发射速度,弹药直接用丝绸包裹好,做成定装弹药。使用时,炮兵从木箱中拿出就行,不用称量火药,直接往炮口里塞。

射程也不需要调节,因为就是短程炮。一般都是直射打击五百米内的敌人。

如果一定要调节射程。那就根据需要,用几个小型的发射药包,同时调节炮口俯仰角度,就可以精确的调节射程。

丝绸在大明不算便宜,但是丝绸有一个好处。就是完全可燃,极少有残留。

如果用纸包装弹药,火铳大概三十次发射就要清理枪膛。火炮大概五十次左右就要清理炮膛。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停火可不是闹着玩的。清膛的时间越长,对战场越有利。

为了提高射速还有一个拦路虎,就是炮管过热。

战场上,如果弹药足够,在敌情紧急的情况下,炮兵把炮管打的通红是常有的事情。

一般这种情况下,为了安全起见,就必须停止射击。原因有两个。都和炸膛有关。

一个是过热的炮管会引燃发射药,导致无法使用,甚至因为发射药不是线性的逐步燃烧导致炸膛。

另外炮管发红后,导致金属的强度大幅度下降,即可能因强度下降而炸膛,也可能因为炮管变软而变形,改变弹道形状导致炮弹卡住而炸膛。

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这样的炮就废了。

杨凡采取的办法,一个是采用熔点更高的钢材铸造炮管。

另一个是学习马克沁水冷机枪的方式,采用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