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7、归化城

张世泽非常震惊,他接着问道:“我发现,秦长城和汉长城比大明的长城要向北三四百里地。而如今是蒙古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曾经是郡县。为什么我们后退了这么多。”

杨凡说道:“我也研究过这个问题,发现秦汉时期我们控制的地盘远远比现在还要往北。基本上蒙古戈壁以南都是我们的农耕之地。都是郡县。”

张世泽也说道:“这个问题我早就发现了。我问过我爹和我爷爷。他们说是那里土地贫瘠。产出不足以供养当地的军民,需要从内地输送粮食。汉唐强盛还可以维持。后来的朝代国力不行了。最后也只能放弃,慢慢的就荒废成了蒙古人的牧马之地了。”

杨凡说道:“我所知道的情况,还有另外的一种解释。那就是气候。”

“气候!这是什么。”张世泽奇怪的问道。

这个时代并没有气候这个词出现。所以,他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气候,就是天气、气温、降水、下霜的时间,四季的交替等等。我华夏历史上有的时代气温高,有的时代气温低。气温低的时候降水就少。”

张世泽点点头,表示认同。“从万历朝开始,我大明的北方天气就空前的变冷了。降雨也大幅度的减少。可见,你说的降水和气温有关系是可信的。”

杨凡点点头,继续说道:“你知道我的作坊里,有一套自己的度量单位。我们把每年的降水按照高度划分,400毫米是一个特殊的关口。超过这个关口,就可以农耕。如果低于这个关口,就只能放牧。”

“这个我可以理解,降水少的地方,种不了庄稼,只能长草。那就只能做牧区了。”

“尧舜禹的时代,气温高,降水多,甚至导致北方大洪水。所以才有大禹治水。那时候,甚至跟早的几千年,我们的先民们再漠南这里建立了很多的城邦国家。”

上古的时候,也就是一万年到三千年前这段时期。红山文化、石卯文化等大量的古文明存在于内蒙和东北地区。甚至商人就是东北来到中原建立商朝的。

“战国和秦汉时期是第二个温暖时期,那时候,这里降水多,是可以耕种的,要不然,阴山南黄河北的这块狭长土地怎么养活的了四十万人口。”

张世泽问道:“你是说之后气候变冷,降水线南移了。这里就变成牧区了。也就是说长城是修在这条农耕基准降水线上的。所以我大明的长城就南移到了现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