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土木堡兵棋推演四

张世泽说道:“这些人不敢把实情告诉皇帝,只要把实情告诉皇帝。不用他们劝说,皇帝也不是傻子,自己就得往回跑。”

杨凡冷笑道:“他们此时是既不敢,也不舍得。皇帝要知道他们已经把边军和京营祸害成这个样子了,还不砍了他们。再说了,这么大的利益,他们怎么舍得呢。都说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他们还想子子孙孙继续吃空饷呢。”

“以前,我总是奇怪,大明此时,太祖,成祖余威尚在。仁宣两朝也多次北伐。就是英宗朝此前也三次北伐,全都获胜,怎么忽然间就出现了二十万京营被三万骑兵全歼的大乌龙事件。完全不能理解。现在这样抽丝剥茧的一分析,又感觉此战大明败的不冤枉。”杨凡说道。

张世泽冷笑着说道:“这些文官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啊,太祖朝死了那么多的皇子,甚至太祖、成祖、仁宗、宣宗的死都是存疑的。他们都知道,皇帝就是靠王振控制他们。王振就是皇帝的胆。只要杀了王振,就能让皇帝丧胆。”

这话就说的有点意思了。

王振确实在这场战斗中死了。但是,死因众说纷纭。护驾将军樊忠愤恨难平,他一腔怒火全部投射到明英宗身边那个作威作福的大太监身上。

樊忠奔至王振身边,举起铁瓜,一锤灌顶,一代权阉顿时脑浆迸裂,命丧当场。樊忠击杀王振后高呼:“吾为天下诛此贼!”随后与汹涌而来的瓦剌军浴血奋战,壮烈牺牲。但清朝修的《明史》中记载了第二种说法:“瓦剌兵追至,师大溃,帝蒙尘,(王)振乃为乱兵所杀。”

张世泽说道:“这一路上文臣和武将们都在策划刺杀王振。”

当时,随行官军中,也有不少人愤恨王振胡乱指挥,企图采用非常手段干掉王振,强行逼迫英宗回銮。

吏部郎中李贤多次聚众策划。

次日,当过鸡鸣山,众皆惧,无不叹息怨恨者。予不胜其怒,与三五御史约,谓:“今天子蒙尘,六军丧气,无不切齿于振,若用一武士之力,捽而碎其首于驾前,数其奸雄误国之罪,即遣将领兵诣大同,而驾可回也。”

他们知道靠自己办不成这件事,于是,想说服英国公张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