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三万行情书 荔箫 977 字 2022-11-10

宋墨要踏足这一块时跟他这个大股东打过商量,他的观点也是不做最好。要搞从代笔转型做原创有很多途径,诚书文化的综合性运营方式比搞一个网文平台的风险要小得多,起步时还反倒不需要像搞平台那样烧钱。

可宋墨很坚定,他觉得这个圈子里大多平台都太过逐利,这样发展下去不健康。

陆诚没有坚持拦他,但提醒过他无数次,非要做平台就要做好遇冷甚至夭折的准备。

宋墨对此本身也很有数。

可等到平台真的开起来,事情没起色,心态还是很容易崩。

谢青很有些诧异:“编辑说我在墨然的数据也不错?”

因为连载进度比其他渠道快五章,她基本章章点击都超过两万,这说明单是在墨然看她新文的人就超过两万啊。

陆诚摇头:“那是本身就在追你文的人,为了多看几章从公众号转到了网站上,但从其他数据来看,他们看完你的文,没去看其他文。”

他们想拿她导流的初衷就是为了带动网站里的其他文,读者跑过来还只盯着她一个人的文看不叫导流。

然而事实证明,现在开一个新站,真不是大神振臂一呼就可以带来流量的。来看她的文的读者,超过90连扫一眼别的文都懒得扫,转换率低到连陆诚都没想到。

谢青哑了会儿,问:“有我能帮忙的地方么?”

陆诚摇摇头:“跟你没关系。”说着已将她交来的表格看完,告诉她,“剧情 梗概我让编辑帮你改一下侧重点,别的都挺好。”

谢青:“侧重点?”

“评奖有些门道。”陆诚衔笑,“有的奖偏重作品成绩,有的奖偏重创新性。涉及官方部门的大多比较主流,要突出正能量、要积极向上。”

谢青这篇梗概对剧情的概括很全面,但整体画风比较灰暗,他要让编辑调整一下,挖掘主角身上的闪光点,突出主角不屈不挠心态正面。

这场交谈到此就结束了,墨然阅读的事谢青也没有再多想。

但过了两天,圈内突然因为她的新文掀起了一阵小小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