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依燕清看,刘备也许还是故意选在此处,就等合适的人路过看见的。

当初赵云在公孙瓒麾下不受重用,被当做添头送到吕布帐中时,刘备一开始是并不知情的。而在他得知此事后,即刻联系起了赵云,又跟同门公孙瓒沟通,试图将其换回,无奈未果,只得作罢。

而换一个角度来看,刘备要挽回此良将之才的行动,即使未能成功,也在吕布和燕清心中留下了他与赵云相识甚笃的印象。

这次偏偏还在凉亭私会,隐有避讳旁人之势,很轻易就能让燕清等人心中勾起旧事,对赵云生起疑心,与此同时,只要这点猜忌表露出一星半点来,就易使尽忠尽职的赵云寒心。

不管刘备有没有这点算计,燕清都不可能叫他如意的。

——史上写得清清楚楚,哪怕在蜀汉受轻职重用,赵云也始终秉持忠骨铮铮,从未被私交所扰,更不可能做出轻易背主的恶举来。

更别提赵云此时平步青云,仕途如意,哪儿有因曾经未能成行的几句笼络,就背信弃义,改投他营的可能?

刘备果然沉得住气(脸皮也厚),这回被燕清撞个正着,面上也没有出现客人跟旁势部将叙旧一事暴露的尴尬,而是在不卑不亢地执礼之后,眼前一亮道:“某姓刘名备,字玄德,此番随刘荆州入许,竟幸遇燕大鸿胪,实乃三生有幸。”

哪怕刘备毫无根基,如今除一些当初被上级层层盘剥后所剩无几的战功,和仁德宏善的名誉外几乎一无所有,正是最落魄的时候,燕清也不敢小觑这能得曹操煮酒时,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评价的枭雄。

后世人对刘备的评价毁誉参半,有说他是真仁厚,也有说他是伪君子的,燕清对他,始终是保持着万分钦佩的态度。

哪怕立场注定为敌,也不妨碍这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