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清道:“明日一早,由你挑选三万精兵,日夜兼程,奇袭邺城。至于军需物资,就由高伏义率军运送,以作接应。”

吕布与高顺齐齐领命,即刻出帐,清兵点将去了。

荀攸见燕清心意已决,便不多劝,只提醒道:“主公一旦发兵北上,并州那黑山军定有异动。”

郭嘉道:“为防吕将军成孤军一支,不若即刻从兖州抽调兵马,十日后或赶得上同吕将军会师,届时一股可驻守城池,一股尚可灵活机动。”

燕清点了点头:“我欲派赵子龙去。”

坐镇本营不比冲锋陷阵风光,却是至关紧要,对主帅的要求也是极高,燕清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潜意识里却始终觉得,叫赵云看了半年家,怎么说都得调用起来了。

给发现提拔他的吕布当个副手,感受下战场上的气氛,正是合适的位置。

荀攸微微蹙眉,欲言又止片刻,终究没忍住道:“子龙虽有大将之质,到底年岁轻了,履历亦浅,要统率三军,怕难服众。”

燕清默然片刻,瞬间明了荀攸的言下之意——他纵要大肆提拔寒门子弟,也不能做得这般着急又明显。

特别是在燕清打下的基础并不算牢固的兖州,除去从倒霉早死的刘岱处接手的少量官军,大多数能调用的兵马,都是通过荀彧陈群等名门子弟来跟燕清势间接地搭上线、才肯提供的私兵部曲。

燕清这道军令一下,从世家大族的角度来看,无疑是明目张胆地当他们是冤大头了:折损的人马,损失都落在他们头上;而得到的战功,将成就地是少年英雄的寒家子赵云。

的确不合适。

不似在燕清起家、影响最深刻、政权最稳固的豫州,在兖州这,双方还处于互相利用和试探的阶段,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