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未明确说过,但每个诸侯大多都默契地只携了一文一武,曹操就只带了最心腹的戏志才和夏侯惇,遥遥看到燕清后,就笑着走近前来,好声问候了。

刘备倒是想抓紧机会,袒露心声志向,也好跟声名素著的大司空多结交一番,不料曹操态度熟稔,又狡猾巧妙,不着痕迹地就加入了对话。

捕捉到曹操隐约的傲然,刘备微露憾色,暗叹一声,落落大方地退开一步,先行告辞了。

燕清则暗松了口气。

燕清往他身侧一扫,笑道:“怎不见妙才?”

曹操颇感惊奇,与同样抑制不住讶色的夏侯惇对视一眼,乐道:“司空竟知妙才之名?”

燕清理所当然地点头道:“夏侯氏将才辈出,英才济济,妙才与元让俱为其中翘楚,又都重情重义。当日妙才为保亡弟血脉存留,宁舍幼子性命的事迹,我亦有所耳闻,甚为钦佩,若今日不能得见,实为憾事。”

燕清是只捡漂亮话说了。

身为大禹后代,后为杞国侯的夏侯氏,的确当得起‘血统高贵’这一形容,只是在春秋之后,随着杞国的覆灭,作为杞国侯后代的,不得不改姓‘夏侯’,之后默默无闻,一直到跟着刘邦征南闯北,从未行差踏错的夏侯婴,才再次步入辉煌。

然而夏侯婴给子孙挣来的世袭爵位,被汉武帝借了件小事,就从夏侯婴的曾孙头上剥夺去了,之后家道中落,一度穷困潦倒得口粮不继,叫夏侯渊被迫做出在已故弟弟的女儿和自己的亲生儿子之间做出痛苦抉择。

辉煌是辉煌过,可要说人才辈出,还真不怎么称得上。

尤其如今世道纷乱,因频繁战事而收不上租子、流离在外、饿死荒野的皇亲国戚都数不胜数,远得要追溯到大汉开国皇帝身上的夏侯氏,就更算不上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