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帮您看孩子?”记者都懵了。

“是啊,一开始看着都以为不是好人,但人很不错的。那天我家老头发病了,小孙子在身边没法带,那几个小伙子主动提出来帮我照看一下的。还有个开车带我和我老头送去了医院,都是非常热心又有礼貌的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们都是文明要债啊,从来没打骂过沈伟兰的,倒是她骂骂咧咧好几次,还伸手挠人家,你们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啊,不是所有要债的都是坏人哦。”

接受采访的应该是个小老太太,说到最后都忍不住帮那群要债的说话了,还劝人要正面看待要债的这个职业。

记者晕晕乎乎的走了,之后又遇到了清洁工,也同样上去采访了。

“啊,你说那几个帅气小伙子啊,人可热情了,虽然长得凶了点,但是很有安全感,也很明白旁人的难处啊。有时候我处理这些垃圾,太重了不好弄,他们都会上来搭把手的,一点儿都不怕脏。说真的,现在这个社会很少见到这样热心肠的人了。”

“那您看过他们要债吗?”经历了上一位老大妈的疯狂吹捧,记者现在已经能淡定的听这些要债人的好人好事了。

这都是些什么世道啊,现在要债的都成了活雷锋,这报道要放出去,估计要债人这项工作得增加不少从业者,竟然这么有前途的嘛,差点变成人见人爱的主儿了。

“看过啊。哎呀,姑娘你是不知道啊,现在这世道都变啦。欠钱的是祖宗,要债的是孙子,要债人那态度好的不行了,欠钱那女的还叽叽哇哇叫人家别碰她,人家板板正正大小伙子,碰她做什么去哟,真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啊。她女儿都那么大了,人小伙子找一年轻的不好嘛,非得看上她啊”

这清洁工阿姨话更是多,这话匣子打开就合不上了,而且嘚吧嘚吧的说得人云里雾里的,最后用词明显已经有些超过尺度了。

那记者赶紧拦下:“哎哎,大妈。差不多了。”

“不是差不多了啊,最近那几个小伙子都不敢来了,小区门口几个老大爷都惦记着没人下棋了,听咱们这儿年轻人说,是那女的和她侄女在网上胡说八道了,还碰瓷谁家的小姑娘了是不是?这又不是封建社会,给人下跪干什么。你们告诉网上的人啊,他们都是正经要债的,我亲眼看见那几个小伙子好言相劝,那女的叫啥名儿来着?”

她说半天也没想起人家叫什么名字,还是记者又重复了一遍。

“对,是叫这个名儿,沈伟兰就往地上赖啊,人家还刚开口,她就哭天抹泪的,活像是人家已经对她用什么酷刑一样,这就是碰瓷啊。一开始小区里大爷大妈也以为他们是坏人,还说过他们,后来人家解释了才明白过来,现在这社会都得文明要债,不然就会被曝光啊,正规的要债公司也都是聪明人,可不能为了替别人要债,把自己后半生送进局子里吧”

这位阿姨那话是真的够多的,后来又采访了几位在小区外面下棋的大爷们,果然说的话都差不多,想念跟小伙子们对棋的时间。

“哎,你们不知道啊,现在年轻人会下棋的少,有耐心陪我们这些老家伙下的人,没时间,有时间的人又没耐心,好容易来了几个听话又孝顺的孩子啊,多不容易啊”

这小区属于老小区,老年人住的比较多,说话的时候都带着一些口音,本地人听着特别的有意思。

视频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这个记者们采访的人群范围很广泛,还提问了几个年轻人,也都表示那些人很有礼貌,家里老人回去都夸,而且从来没见他们跟小区里的谁拌过嘴,非常好相处,如果不是网上爆出来,他们都不知道这几个小伙子是干催债这一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