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父慈子孝

在场的三个人都很清楚,李善的计划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配合,而难点就在于配合上。

“只要不败北,即使突利可汗逃回五原郡,也难有作为。”李世民迟疑了会儿,“只是两年内多场大战,关中元气大伤……”

平阳公主有些懵懂,李渊却是心似明镜,笑着说:“若是都布可汗不死,为父犹有憾,如今其人自刎,突利可汗……就留给你吧。”…。。

李渊和李世民都很清楚,虽然大唐此次伤了元气,但突厥却是遍体鳞伤,都布可汗率近十万大军南下灵州,兵锋直抵长安,但最终能返回草原的不超过三成。

想要覆灭突厥,明年是最好的机会,几路大军并发,加上薛延陀在后面捣鬼,突利可汗太过年轻,远不能与颉利可汗相提并论,也不能与颇有谋略的都布可汗相比。

但李世民不希望伤亡太重,最近两年内,关中连续遭受了梁师都、突厥三次劫掠,光是战死的府兵都是个让李世民心惊的数字。

而李渊也看得出李世民的心思,自己在朝时候逼得都布可汗自刎,那就将覆灭dtz的功劳让给儿子好了。

顿了顿,李渊轻声道:“昨夜未能入眠,也不知今夜能否安睡……”

“鬓发尽白矣……”

“大郎、三胡谋逆,为父虽恨之,但也悔之……”

李世民凝神闭气,他隐隐感觉到李渊的想法了。

“待得怀仁回京,册封太子,明岁就登基吧。”李渊笑了笑。

作为一个皇帝,一个政治生物,李渊做出这个选择,既艰难但也在情理之中。

交出手中的权力,对李渊来说,自然是要经过反复而艰难的心里博弈的。

但李渊也心甘情愿,这种情绪的由来极为复杂,虽然有着天策府属官大量入朝,并且身居高位的原因,也有着连魏嗣王李怀仁都选择李世民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源自于对李建成、李元吉谋逆的失望。

一个东宫太子,一个齐王,两人在朝中的势力虽然没有被一扫而空,但也遭到了极大的排斥,这直接导致了权力的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