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出发前(上)

而且侯洪涛如今是不多的在北衙禁军任职的亲卫老人,苏定方想了想问道:“是哪一家?”

“有两家呢。”李氏笑着说:“天水赵氏,弘农杨氏均有意。”

侯洪涛最早被盯上,是因为他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李善身边仅有的一位世家出身的,虽然已经没落了很多代了。

上谷侯氏,侯君集那一支的三水侯氏就是出自上谷侯氏,只是三水这一支出了个侯君集,而上谷侯氏已经很多代没出什么人物了,现在好不容易冒出了个侯洪涛。

苏定方不是个心思敏捷的人,好一会儿才说:“再说吧……需要问过其父侯晨,而且也要问过怀仁、凌公。”

李氏点点头,小声说:“妾身先问问十一娘?”

“嗯。”苏定方在心里想,弘农杨氏还好说,但天水赵氏……那位赵元楷似乎很不得怀仁待见。

夫妻俩出了小院,在正院用餐,苏宅不比李家,每天都是要晨昏定省的,只要在家,每一餐都是一起用的,苏母在这方面比朱氏要执拗的多。

早餐也不算丰盛,苏母坐在上首,看着儿子的眼神中带着心疼……自从回京之后,苏定方基本上都待在家中,既不上衙,也不出门拜客,更没什么人登门造访。

“阿郎。”苏母再一次提起已经提起很多次的话题,“长兴坊的那栋宅子毕竟是陛下赐下的,空置在那儿不太好吧?”

“而且长兴坊距离皇城也就三条街,位置不错……”

听着母亲的絮叨,苏定方在心里叹息一声,他实在不想讨论这个话题,强打精神随口道:“明年吧。”

反正凌公和怀仁都提过,夺嫡事应该就在今年落下帷幕,明年搬就明年搬吧……虽然苏定方是真的不太愿意搬,但也要考虑到秦王上位之后,自己需要与怀仁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明面上要摆出这样的态度。

苏母精神一震,“好好好,明天阿郎去将作监……”

“母亲。”苏定方打断道:“庄子里就有匠人,木料、砖石都是齐备的。”

“那怎么行?!”苏母皱眉道:“宅子是陛下赐下的,理应让将作监的大匠修缮,李家不仅延寿坊的宅子,就是庄子里的宅子都是将作监修缮的!”

这能比吗?

李氏心里直嘀咕,不说位份的差距,原本李宅也是自行修建的,后来李怀仁率军出征,陛下才特地嘱咐了将作监。

看儿子不吭声,苏母又说:“纵然有救命之恩,但这么多年,你也还清了。”

“你说他视你为兄长,怎的这次凌烟阁功臣榜怎么不举荐你?”

“不说之前帮他立了那么多功劳,仅仅这次贺兰大捷,难道不算是独当一面,方面之功?”

“你若是不肯去,那我去……”

苏定方懒得吭声,反正他已经下过命令,母亲若要出门,身边安排四个仆妇,另外还有十个亲卫护送,省的东宫那边再出什么幺蛾子……不过李善和凌敬都分析过了,裴世矩之前施手段主要就是逼迫你回京,现在应该不会出什么幺蛾子了。

吃完早饭,苏定方径直出了门,今天还是有事的,后日就要启程随陛下去仁智宫避暑,凌敬为此特地请了假回来商议。

苏定方出了门,留下妻子一个人听着苏母的絮叨,知道很多内情的李氏都无语了,觉得阿家都快疯魔了,非要觉得这么多年来是李怀仁抢了郎君的功劳。

嫁入苏家也两年了,李氏很清楚自家这位郎君在谋略方面并不擅长,过去现在甚至以后在朝中都要依附魏嗣王,其实郎君有现在的地位,也是依附魏嗣王而来的。

安静的听了好一会儿,李氏实在是忍不住了,她原本就不是什么温婉的性子,轻声道:“阿家,泾州一战,魏嗣王身为主帅,郎君是骑兵总管,未能独领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