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孙子兵法,见文种、西施(4k)

赵青在心中微微点头,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在一切竞争与对抗的领域,都能起到指导的作用。

光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等几条,就蕴藏着极深奥的道理,处处都能够用到。

从这个方面来看,孙武本人的武学修为,定然也是高深莫测到了一个极惊人的程度。

赵青心中暗暗思索着,话说越国武院公然教授吴国将军的学说,这就是吴越版本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吗?

至于越国可以拿到吴国的《孙子兵法》,她倒是并不意外。

毕竟,孙武在被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闾的时候,就已经写好了兵书,随后很快就在吴国高层流传开来。

在孙武跟伍子胥一起率军破楚之后,他的兵法也随之名震天下,被各国秘卫想方设法取得,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就算兵法传遍了天下,被无数人竞相学习,但又有何人,能与孙武本人相比呢?

中年人沉猛有力的声音继续响起,道:“孙武在《虚实篇》中提出,‘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无形无声,敌人窥探不出形迹,神妙处便像毫无一丝可供敌人察听的轨迹,因此能将对手操纵于股掌之上。你们先前所学的‘形空音绝御神劲’,就是依据这其中的道理,而被创出的。”

“《势篇》有言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我自己所修行的‘无渊往复还生诀’,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正是将‘奇正之变’发挥到‘循环往复’的地步,从而求得‘死而复生’的蜕变。”

听着中年人讲述的话语,赵青心中颇有些惊讶,“形空音绝御神劲”?“无渊往复还生诀”?

能够依据其中的武理创出一门门高深的绝学,会稽武院关于《孙子兵书》武学上的研究,竟然已经达到了这等地步了吗?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中年人顿了一顿,继续说道。

“从今天开始,我将要传授于你们的这门功法,名为‘千仞还山劲’,可以在对敌时提前‘攀上高峰’,令自身处于如同‘千仞之山’的有利形势上,以增幅自身发出的劲力。”

又旁听了一会,赵青心中思绪纷繁,若有所悟地向下一座大殿走去。

与前两座大殿不同,这里并没有师长在传授教导什么内容,倒像是一个活动休闲的场所。

几十个学子三五成群,都是十六七岁至二十七八岁的年纪。

有的在殿内角落处取了几碗清茶,在边上的竹席上坐着聊天;有的围着一副棋盘旁,手中抓着几根玉箸,轻轻掷出,随后移动棋盘上的玉质棋子。

这是当时最流行的棋类活动之一,名为“六博”或“博戏”,有点像加上骰子因素的象棋。

除了“六博”以外,赵青还瞥见了几个在下围棋的学子,都斗得不亦乐乎。

看到这番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莫名让她回忆起了前世的学校生活。

实话来说,会稽武院中有钻研国外情报的成员,有研究外国兵法、创新武学的老师,还有休闲与修行相结合的学子,跟前世的大学颇为相像,环境很是不错。

若是能在这里待上几年,精修武学,也是挺舒适的。

正当她想着,既然是休闲的场所,如果自己走进去,殿内这些人应该也不会说些什么时,两个原本正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聊着天的青年,忽然间纵跃起身,跳到了殿内的一块空地处。

“名佑!就算你家长辈再了不起,你也不是家中的嫡子,地位根本压不过我,凭什么阻止我去追求那位姑娘?”

一个十八九岁年纪、面容阴沉的青年从梁柱边上取得自己的兵器,对着另一个相貌清奇文秀、十六七岁年纪的少年低声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