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说完又看了赵时宜一眼,笑盈盈道:“几个月不见,大娘愈发标致了。”

冯氏是个能干的,口齿伶俐,交际甚广,整个李家被她管理的井井有条。

李氏与她寒暄道:“这么大的排场,都需大嫂支应,大嫂着实是辛苦了。”

冯氏携着李氏的走往正堂走,一边走一边道:“我辛苦些不算什么,只要母亲能高高兴兴的就行。”

丫鬟看到一行人过来,赶紧掀开了门帘,屋内烧了地龙,暖烘烘的。赵时宜进屋后,由丫鬟侍候着脱了斗篷,然后恭恭敬敬的给外祖母行了个礼。

她跪在地上,说道:“时宜给外祖母祝寿啦,愿外祖母福寿安康,万寿无疆。”

李家老太君年至五十,身子骨却十分硬朗。她是个慈祥的老人,眉眼弯弯,十分疼爱小辈。

她对赵时宜道:“大娘快起来罢,让外祖母看看你。”

赵时宜乖巧的走到老太君身边,老太君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与她说了一会子话,然后道:“你七表妹在暖阁养了一棵墨菊,寒冬腊月的居然开了花,你过去看看。”

赵时宜点点头,带着连翘往暖阁去了。她一出门,老太君就长吁短叹起来:“可怜我大娘,家世容貌皆是上乘,却偏偏命途多舛。眼看着就要十七了,却连个提亲的人家都没有。”

李氏心里也着急的很,偏偏怕老太君上火,只得安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母亲莫要为了大娘劳费心神。所幸大娘没有哥哥嫂子,即使在家里住一辈子也没人说嘴。”